课堂提问的目标指向控制方法

所谓“目标”,具体指两个方面。一是教师提问要有内在意图,二是学生答问要做到准确。若提问目标不明确,方法不实际,答问也无法做到准确。因此,研究者主张必须摒弃目标不明确的提问方式。

例如,在了解低年级学生对文学教材的初读印象时,不宜采用下列提问:

①请谈谈读后感。(这种提问较笼统。所谓感想具体指的是什么,低年级学生是否都能理解?)

②读了这篇文章后,你怎么想的呢?(学生想得可能较多,是倾筐倒荚,还是择要回答?由于提问的要求不明确,学生难以掌握。)

③读了×文后,你产生的一种什么样的感觉?(这种提问很抽象,是从情感中来到情感中去。这样问,即使学生勉强答出,也难免答非所问。)

提问应根据学年、讲授内容和教学阶段的不同,采取不同的提问方式。根据这一原则设计的提问,就是目标明确,方法实际的提问。同样是了解学生的初读印象,教师考虑到学生尚处于初读阶段这个特点,对于读到哪种程度,文章哪些地方容易被学生误解或忽略,哪些地方在理解上和感觉上可能发生分歧等问题,有一个准确的估计,并把它们纳入自己提问的内在意图,从而去确定指导的着力点。例如:读了这个故事,哪些地方你感受很深,哪些地方你特别喜欢?请分别指出来并说明理由。这样提问,目标明确,方法实际,那么学生的回答就会比较准确和清楚了。

一篇课文总有很多可以设疑的地方,但这并不意味着提问越多目标就越具体。事实上,有些东一鎯头西一棒子的“满堂问”,看似什么都指涉, 实则目标茫然,这是不足取的。

我们知道,提问过程的本质是解决提问目标与学生现实之间的矛盾,

所以,判断提问目标具体与否,关键是看它能否较好地解决这一矛盾,能否使学生以现有水平为起点,比较顺利地达到既定目标。而要具体,就应遵循这样的原则:在感到疑点琳琅满目、欲设问又不知从何下手时,首先得依据大纲、教材,依据学生实际,确定本文教学的总体目标。凡与之关系不大或相去甚远的,要少问或不问;凡具有统领作用、又能直逼课文重点的要问实问透。如在教学《老水牛爷爷》时,我们可把总体目标定为: 感受课文在娓娓如话家常般的叙谈中巧用照应的妙处,使学生藉此把握老水牛爷爷和蔼可亲、言语不多、乐于助人而不计报酬的形象特征,在此前提下,去引导学生认识文中不同形式的照应以及体味它们在映衬人物形象方面所具有的特殊作用等。只有这样,我们的设计意图才能得到具体而有力的贯彻。

《一分试验田》课后有这么个问题:彭总为什么要在吴家花园选择一分地做试验田?学生根据自己的理解,对这个问题先后作出了不同的回答。

①因为彭总当时住在吴家花园,就近种植比较方便,省得走远路。

②因为选择一分地作试验田,不但容易管理,也容易计算产量。

③因为彭总想通过自己的试验,用科学的结论去反击当时的“浮夸风”,并证明他并不是保守。

上述三个答案都可以从课文中找到依据。那么原题的中心是什么?三种回答中究竟哪一种符合这一中心?首先,从原题的形式来看,“为什么” 紧接着出现在主语“彭总”的后面,它作为句子谓语部分的总领,统管着其后的各组语言成分。其次,从原题的内容来看,编者的意图是要让学生通过对这一问题的思考,去把持课文的中心思想。而作者写作的主要目的是为了突出彭总用自己的实践来批判“浮夸风”的虚伪性。由此看来,原题的中心并不在“为什么要在吴家花园种植试验田?”也不在“为什么要种植一分试验田?”而在“彭总为什么要种植试验田?”因此,第三种解释是符合这一中心的。

可是学生在回答时为什么不能马上指问这个中心?这里虽然有学生方面的原因,但主要是教师没有注意控制问题的指向。因此,教师在提出问题的时候,应在中心的地方使用重音予以强调。若把重音定在“一分”上, 学生就很容易做出第②种解释;若把重音定在“吴家花园”上,则学生就会么出第①种解释;而当教师把重音定在“为什么”上时,就能比较成功地把学生的思维引向对问题中心的探究上,作出第③种解答,从而可以很快进入课堂教学的关键部分,提高单位时间的教学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