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让学生明确教学活动的目的

现代教育思想认为,教学的主要目的是为了塑造学生。“教”是为了“学”。一个教师必须学会从各种可能的教学方案中挑选出最符合学生实际的方案来,他的教学技巧和教学技能才能得到最有效的发挥。教学动机一旦脱离了教学目标的监控,精彩的“情境”也只能是“花架子。”

某新教师上“测定匀速直线运动的速度”一课,让全班同学带着钟表到操场上活动了半个小时,学生们非常开心。然而回到教室交流测量结果, 有些同学竟不知测出的数据有什么用处。这样一个生动活泼的教学活动为什么没有收到好的效果?这说明激发兴趣、创设情境不是目的。应该使学生明确活动目的,让学生在有目的的教学活动中,实现动机、情境、效果的统一。

课堂教学的良好“情境”,是教师与学生双方在教学的共同努力中创造和形成的。尤其是靠教师运用教育心理学的理论,在分析学情、钻研教材的基础上开展的创造性的劳动。值得注意的是,教师还要注意与学生的感情沟通。教学过程面对的是活生生的人,而且需要教学双方的合作。很难设想,一位与学生没有真情实感的教师能够取得学生的配合与支持。因此,教师平时应与学生多接触、多谈心。注意关心和鼓励他们,取得学生的爱戴和信赖。在这个过程中,教师又可以更深入地了解学生,掌握学生心理,这也是搞好课堂教学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