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要积极进行教学研究
许多青年教师都认为教学研究是专职搞教学研究的同志的事,没有把教研工作当作自己教学工作的一部分去看待。只顾教书,从来不去总结自己的教学得失,只习惯于接受他人的经验,并移植到自己的教学中去。要么就归咎于没有经验,没有什么可总结;或是没有资料,无“米”下锅, 无法研究。事实上,教学和教研是教师成才的双翼,缺一不可。虽然教学领域的研究是无止境的,但真正钻进去并不难,关键是要有点精神。如果青年教师能自己种点“谷”,碾点“米”下锅,即对自己的教学工作进行深刻地总结,积极捕捉教学中的一些问题,并对这些问题作深入细致的研究,一定会有所发现和创新的。在此基础上,如果能尝试撰写教学论文的话,不仅能培养自己的科研兴趣,也可提高自己的业务水平和教研能力。所以,青年教师要不断地总结自己的教学经验,研究教学上的问题,探索教学的规律,反过来又指导自己的教学实践。只有这样,才能提高教学质量,同时,也是自身提高的有效途径。
另外,教师写好“教学后记”也是提高自身素质的一种行之有效的方法。
附:某校初中教师教学能力评定标准
本学科知识 |
甲 |
具有师专毕业以上水平,能自学本专业的著作阅读科普著作,了解本学科发展的方向。 |
---|---|---|
乙 |
达师专毕业水平,能阅读本学科专著和科普著作。 |
|
丙 |
基本掌握本学科知识,回答超出大纲范围的问题有时感到困难。 |
|
丁 |
本学科知识有严重缺陷,讲授中有错误。 |
|
教育学心理学知 识 |
甲 |
掌握了教学论、教育心理学的基本理论,并能灵活运用于教学工作。 |
乙 |
学习过教学论、教育心理学的系统知识,一般不出现违反教学原则的现象。 |
|
丙 |
了解一些教学论、心理学知识。 |
|
丁 |
不了解教学论、心理学知识。 |
|
掌握和运用教 材 |
甲 |
全面掌握教材,深入理解教材体系,并能根据学生实际,科学地组织教学内容,精选习题。 |
乙 |
全面掌握教材,能把握教学重点、难点、关键习题选择适当。 |
|
丙 |
参阅数学参考资料后,能对教材作出处理。 |
|
丁 |
抄袭教学参考资料,或只能照本宣科。 |
|
言语表达 |
甲 |
语言准确精炼,明白易懂,生动有趣。语法、语音、语调正确恰当,伴有目光、手势、步态、表情等体态语言。板书设计合理、规范清楚。 |
乙 |
语言准确、易懂,表达自然。板书规范清楚。 |
|
丙 |
讲授清楚,板书清楚。有时出现语玻 |
|
丁 |
啰嗦烦琐,言不达意,常有口头禅。 |
|
实际操作 |
甲 |
操作规范合理,熟练自如,便于学生观察模仿并能自制教具挂图。 |
乙 |
操作规范合理,使用教具、挂图等不感到困难。 |
|
丙 |
懂得一般的操作规程,操作时尚有困难。 |
|
丁 |
不会实验操作。 |
教学组织工作 |
甲 |
善于合理地制订学期、单元、课时教学计划,组织各种条件去实施计划。课堂教学紧凑协调,秩序良好,气氛活跃。 |
---|---|---|
乙 |
能写出合乎要求的计划和教案,教学步骤协调秩序较好。 |
|
丙 |
计划、教案大体符合要求,有时拖堂或秩序较乱。 |
|
丁 |
教学计划杂乱无章,课堂秩序混乱。 |
|
对学生的观察 |
甲 |
善于全面迅速地了解学生的心理面貌和掌握知识、思考问题的情况,及时发现知识上的缺陷和思考中的障碍。 |
乙 |
根据学生的外部表现,大体上能深入观察之。 |
|
丙 |
观察不深入,判断不准确。 |
|
丁 |
不会观察学生,总是询问学生“听懂了吗?” |
|
教学想像 |
甲 |
善于预料学生的思考动向和各种教学措施能产生的结果,并据此优化教学措施。 |
乙 |
能事先恰当估计学生的心理和学习的结果。 |
|
丙 |
对学生学习上的困难能作一定的估计。 |
|
丁 |
不能预料学生在学习上会出现的问题。 |
|
注意的分配和转 移 |
甲 |
在保持一个注意中心的同时,能使口述、脑想眼看、板书、演示等各项教学活动协调自如,及时获得反馈信息,转移注意中心。 |
乙 |
讲授知识,观察学生等主要活动协调统一,注意中心能适时转移。 |
|
丙 |
各项教学活动能配合进行,有时顾此失彼。 |
|
丁 |
课堂上经常顾此失彼,手忙脚乱。 |
|
自制力 |
甲 |
善于控制自己的情绪,妥善处理偶发事件,使师生双方保持良好的教学心理状态。 |
乙 |
保持正常的情绪和应有的理智,不压抑学生。 |
|
丙 |
情绪基本稳定、正常,有时指责、压抑学生。 |
|
丁 |
感情易冲动,经常造成师生间的情感障碍。 |
激发学习动机 |
甲 |
善于运用各种手段来唤起学生对学习的向往与追求的意向。能运用动机迁移、学习上的正反愧恰当的竞赛等去强化学习意愿。 |
---|---|---|
乙 |
能阐明每一具体知识的学习目的、意义和任务,让学生及早了解学习上的 进步。 |
|
丙 |
能结合教学内容进行一些学习目的、意义的教育。 |
|
丁 |
讲授不能唤起学生学习的意向。 |
|
培养学习兴趣 |
甲 |
能采取各种措施(如内容方法新颖、现实性强、引人入胜及组织兴趣小组等)、发展学生的兴趣爱好,同时防止兴趣的片面发展。 |
乙 |
采取了一定的措施,多数学生爱好本科的学习。 |
|
丙 |
部分学生的兴趣较浓。 |
|
丁 |
不能培养学生对本科的兴趣。 |
|
培养学习信心 |
甲 |
能寻找各种机会让每个学生都表现出才能,消除自卑感,树立自信心。帮助学生克服意志薄弱的缺点。 |
乙 |
大多数学生有信心和毅力学好其所教学科。 |
|
丙 |
这方面能做一定的工作,但有时会损伤学生的自信心。 |
|
丁 |
朝笑学生无能,让学生当众出丑,践踏学生的自信心。 |
|
培养学习能力 |
甲 |
按照学科的特点和教学规律,全面培养学生的观察、记忆、想像、思维及自学和操作等能力。 |
乙 |
一般按照教学规律,采取积极措施培养学生的各种学习能力。 |
|
丙 |
在这方面能作一定的指导,但不善于按照学生的认识规律办事。 |
|
丁 |
单纯传授知识,教学生死记硬背,教学方法陈腐。 |
因材施教 |
甲 |
能全面系统地了解学生学习状况和个性特点善于针对性地进行教育、教学工作。 |
---|---|---|
乙 |
能较深入地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教学中能照顾到不同类型的学生,个别 辅导好。 |
|
丙 |
能进行个别辅导。对学生有一般了解,课堂教学中不善于照顾不同类型的学生。 |
|
丁 |
不会调查分析学生的学习,教学要求“:众人一律”,不会个别辅导。 |
|
评定学习成绩 |
甲 |
能有效地采取考试、测验、作业、谈话、实践等多种方式,确切地了解学生的学习能力、动机兴趣、更好和知识底细,正确评定成绩。 |
乙 |
能对学生的能力和知识水平进行了解,有效地测试学习成绩。 |
|
丙 |
对学生学习成绩的测试基本可靠。 |
|
丁 |
测试的内容只是教条化的知识,不能反映学生学习的真实成绩。 |
|
总结教学工作 |
甲 |
能在一定的理论高度上总结教学工作的经验教训,并写书面材料;能有分析地汲取他人的经验教训。 |
乙 |
能独立写出教学工作的书面总结。 |
|
丙 |
经他人的指导帮助,可写出教学工作总结。 |
|
丁 |
写不出教学总结。 |
|
对新事物的感 受 |
甲 |
能弄清教育科学的新发展,寻求解决教学任务的新途径, 有所前进。 |
乙 |
地新事物较为敏感,教学改革中有一定的主见。 |
|
丙 |
对新事不够敏感,对教学改革缺乏主见。 |
|
丁 |
区分新旧事物的能力差,不知如何进行教学改革。 |
附:某校对教学中主要困难的自我分析
(只在选好的方法内打“√”,不写姓名)
教学活动的各个方面 |
困难程度 |
|||
---|---|---|---|---|
很大 |
较大 |
较小 |
几乎没困难 |
|
阅读本学科的专业著作 |
||||
用教学论、心理学指导教学 |
||||
掌握好教学大纲、教学内容 |
||||
用准确易懂的语言讲课 |
||||
熟练地使用教具、仪器 |
||||
维持良好的课堂秩序 |
||||
分析学生学习不好的原因 |
||||
事先预料教学中会出现的问题 |
||||
上课时各项活动协调自如 |
||||
控制自己的情绪,不发火 |
||||
激发学生学习动机 |
||||
培养学生学习兴趣 |
||||
培养学生学习的信心与毅力 |
||||
培养学生学习能力 |
||||
因材施教,个别辅导 |
||||
评定学业成绩 |
||||
总结教学经验 |
||||
运用先进经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