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出现优解时留“空白”。

例如,让学生解答这样一道应用题:“李方原计划 18 小时看 270 页书,

1

实际每小时比原计划多看了 5 ,实际几小时能看完?”学生思考后得出

如下几种解法:

解一:270÷〔270÷18×(1 + 1 〕 = 15(小时)

5

解二:把工作总量看作单位“1”。

1÷〔 1

18

×(1 + 1 )〕 = 15(小时) 5

解三:把原工作效率看作单位“1”。

1×18÷(1 + 1 ) = 15(小时)

5

让学生讲清上面每一种解法的算理之后,忽然,有一位学生提出了耐人寻味的解法,即:

解四:18× 5 = 15(小时) 6

这时,教师没有急着让这位学生讲出算理,而是留出“空白”让大多数学生经过思考欲答时,再让学生讲出算理:因为“实际每小时比原计划

1 6

每小时多看了 5 ”,所以,实际每小时看的是原计划的 5 ,看书的总页

数是一定的(270页),每小时看得多, 那么实际共用去的小时数就少

(成反比例),由此可知,实际是“18

5

× 6 ”,小时看完。设想一下,

如果在这位学生有了这个优解之后,立即让他讲出算理,而不留出“空白” 让大家思考,教学效果肯定大为不同。这是因为优解经常是少数学生想出来的,教师让多数学生有一个独立消化理解过程,比起一下子让他们知道这种优解的算理,教学效果要好得多。再说有时学生虽然有了优解方法, 但不一定立即能讲出其算理,也需要一段时间整理思路,所以出现优解之后需留“空白”。

课堂中运用“空白”远远不只是以上几种,但不论采用哪一种方法, 都要把握时机,掌握火候,精心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