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设置问题情境的规则

  1. 在设置问题情境时,应提出这样一些实践性或理论性的作业,为完成这些作业学生必须发现应该掌握的新知识或动作。在提出能引起问题情境的作业时,必须注意遵循下列基本条件:

①作业必须以学生已掌握的知识、技能为基础,即学生应具有足够的知识、技能去理解作业的条件和解题的途径;

②作业应包括一个未知的成分(关系、动作的方式或条件),这一未知的东西应具备一定的概括性,也就是说,学生必须掌握的是一般规律、一般的动作方式或完成动作的一般原则;

③在完成问题作业的过程中应激发起学生对应掌握的未知东西的需要。

  1. 对学生提出的问题作业应符合他的智力可能性。问题作业的难度有两个评价标志,它们是:应掌握的教材的新颖程度和教材的概括程度。

  2. 在进行问题作业之前,即教学的第一阶段应该向学生讲授为设置问题情境所不可缺少的信息和动作。

  3. 学习课题、各种小问题(Boпpocь)、实践作业等都可作为问题作业,但不能混淆问题作业和问题情境。必须注意,只有在严格遵循上述条件的情况下问题作业才能引起问题情境。教师提出的问题(Boпpoc)只有当它与学生本人在完成实践的和理论的作业时产生的问题相符合时,这一问题才是问题情境的标志,否则这一问题就不符合问题教学的条件。

  4. 同一种问题情境可由不同类型的作业引起:

①由理论性的问题作业引起,这时,在提出作业前应先进行必要的事实的演示、描述或讲授,即理论作业题应以构成问题作业条件的相应的事实为依据;

②由实践性作业提出,这时,问题情境产生于学生借助已知方式无法

完成所提出的作业,从而引起问题情境,其核心环节是新的、未知的动作方式或规律。

  1. 教师应向学生指出他们不能完成所提出的实践作业和不能解释某种事实的原因并通过这种方式表明已产生的问题情境。例如:“你们不能按给予的三个角的角度构成三角形,因为这一作业破坏了有关三角形的一条重要定理”,“你们不能解释这一现象,因为你们还不了解有关的物理定律”。教师的这种说明可为学生确定探索未知东西的范围,结束问题情境的设置阶段并成为过渡到为解决问题情境对必需的教材进行讲解的不可缺少的环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