附:卡甘小组互助合作学习的“结构法”

在小组互助合作学习策略的研究与开发过程中,一些著名的倡导者和研究机构创造了十余种经较为严格检验的合作学习具体方式,主要有:

  1. 切块拼接法(阿朗逊,1978);

  2. 切块拼接法修正型(斯莱文,1978);

  3. 游戏竞赛法(迪里斯);

  4. 成绩分阵法(斯莱文);

  5. 小组调查法(谢伦);

  6. 共同学习法(约翰逊兄弟);

  7. 小组辅助个别学习(斯莱文)

  8. 计算机辅助合作学法(约翰逊兄弟俩)

  9. 思考——配对——分享(莱曼)

  10. 大家动脑筋(卡甘)。

实际上,小组互助合作学习的具体方式远远不止以上几种。据卡甘称, 仅切块拼接法就至少有六七种变式。除了不断修正完善已有的合作学习方式之外,新的合作学习方式正源源不断地被创造出来。因此,小组互助合作学习的倡导者们面临的一个重要任务是:如何使广大教师能根据不同情况灵活采用相应的合作学习方式?

卡甘,这位自 60 年代末以来一直热衷于倡导合作学习策略的心理学专家和师资培训官员,近年来提出了独具一格的“结构法”(structural

approach),使合作学习的推广工作呈现出新的局面。他说,结构法关注的是各种合作学习具体方式的有用范围,只有教师掌握了众多的结构并且知道在什么时候适当地使用这些结构达到既定的教学教育目标,合作学习的成功才有保障。

卡甘认为,结构法是对课堂中的社会相互作用的组织方式的创造、分析和系统应用。结构通常涉及一系列步骤,而每一个步骤则规定了教师和学生应采取的行动。“结构”与“活动”是大不相同的。有些教师也许可以设计出许多别具一格的合作活动,诸如安排小组合作布置教室、编写墙报等。但是,这种活动受特定内容的限制较大,而结构则可以反复用于任何学科及不同年级,教师备课时的回旋余地也大。培训合作教师只教给他们如何组织合作活动而没有让他们掌握不同的合作结构,那只是援人以鱼而已。

卡甘例举了两种较为简单的合作学习方式——“小组讨论”和“三步谈话”之间的不同结构差异(参见表 1)。

在“小组讨论”中,不要求计算个人成绩;有些组内的个别学生很少参与甚至可能毫不介入;无法保证小组成员相互倾听对方发言,有些小组似乎大家都有发言机会,但却谁也没有认真听;大多数情况下,只能保证全班有 1/4 学生发言。“三步谈话”,则不同,每个学生都得发言和倾听; 有同等的参与机会;是否倾听别人发言将影响他个人成绩;有一半的学生能发言。因此,两种合作学习方式的结构差异导致了功能有别。“小组讨论”旨在达到群体献计献策和取得一致意见的效果,而“三步谈话”则主要为了培养口头发言和倾听技能。

表 1 两种合作学习方式结构差异比较(卡甘, 1990 )

小组讨论

三步谈话

步骤
  1. 教师提出一个有争论的问题

  2. 学生在小组内发表意见

  1. 学生分为人一组然后再俩人一对实施单向谈话

  2. 对换角色,谈话者成为受谈者

  3. 每个学生轮流在谈话中分享信息

特征

·不公平的参与

·并非全体介入

·不计算个人成绩

·一次只能有 1/4 人发言

·公平参与

·全体介入

·计算个人成绩

·一次有 1/2 人发言

不同的合作结构有不同的功能,因而其适用范围也是不同的。卡甘例举了“合作辨认色彩标记卡”与“配对检查”两种方式的不同适用范围(参见表 2)。显然,“色彩卡”十分适宜于识记事实和求同思维,经常用于练习的目的。而“配对检查”则注重求异思维,促进倾听技能的提高。另外,它在“预期性定向”(例如,“你最愿意学什么?”或“你现在知道些什么。”)和起到“结束”(例如,“你已经掌握的最重要东西是什么?” 或“如果我们还有时间,你会愿意再学点什么?”作用时效果颇佳。

表 2 两种合作方式的适用范围(卡甘, 1990 )

色彩卡

三步谈话

学业与认知功能社会性功能

教学环节

识记基本事实与信息帮助、称赞

练习

评价、分析、综合、应用倾听

预期性定向、结束

由于每一种结构都有其自己独特的功能与适用范围,因此,有效地设计课型就在于运用一系列针对达成目标来说是最佳选择的结构。为此,卡甘提出了“多重结构课型”的主张。他认为,当合作教师能熟练运用多种结构之后,就能驾驭它们达成既定的教学目标。例如,某种多重结构课型可以是:先采用传统的直排座方式讲解有关内容,然后用圆形排座方式让学生在合作小组中彼此熟悉对方和了解学习内容。接着课就可以进入“直接教学”阶段和利用“小伙伴”接收信息。为了检查理解程度及强调主要概念,教师可以转入“大家动脑筋”形式。为了加深理解概念,还可以使用“小组讨论”和“小组语词联网”,最后再采用一项“合作性设计”。卡甘强调指出,因为决不存在某一种结构对所有的目标来说均是适宜的情况,所以要在一堂课中达到各种目标的最有效手段是采用多重结构课型。卡甘列举了几种典型的合作结构、教学目标及其功能(表 3)。

表 3 几种典型的结构概览(卡甘, 1990 )

结构/目标

简要说明

学业功能/社会性功能

“接力循环”/小组建设

每个学生轮流与小组同伴分享知识技能

表达见解与观点,编故事/公平参与,小组同伴间彼此熟悉

“角落讨论”/班级建设

每个学生先走到教室末一角落准备教师提出的多种解决问题方案, 然后在角落边开展相互讨论,还要

倾听及解释其他角落同学的看法

领悟假设、价值及解决问题方式多样性/了解及尊重不同的观点,班级同学问彼此交往

“照我做”/促进交流

一个学生用口头说明,另外的学生努力按照说明要求摆弄方框内的物体

扩展词汇/交流技能,角色承担能力

“大家动脑筋”/掌握

教师提出一个问题,学生商议交谈后确保每个人都知道如何解答,然

后由教师指名一人回答

复习、检查知识,理解/学生同伴辅导

“色彩标记卡”/掌握

学生利用抽认卡片游戏识记事实性内容。游戏设计保证从短时记忆到长时记忆每一步都有最大可能成功。评分根据进步程度而定

记忆事实/帮助、称他人

“配对检查”/掌握

小组的学生俩人配对活动。一人解决问题时,另一人从旁协助。互换角色后再在小组内互相检查,看看

大家的答案是否一致 4 人

训练技能/互相帮助、称赞

“三步谈话”/扩展概念

俩人配对相互交谈,互换角色。然后每个学生在小组内分享谈话中得到的信息

分享个人信息/参与倾听

“思考——配对——分享”

/扩展概念

学生独立思考教师提出的问题,然后俩人配对与另外的同学开展讨

论,直着再在全班交流所思所想

提出及修正假设,归纳推理,演绎推理,应用/参与,介入

结构/目标

简要说明

学业功能/社会性功能

“小组语词联网”/扩展

概念

学生同时在一张纸上绘制图表,标明主要概念及支持要素,并勾画出某个概念中不同部分间的联系

在各个组成部分中分析概念,理解不同观概点间的联系,辨识区分概念/角色承担

“圆桌”/多功能

小组内每个学生用纸笔轮流写出一个答案。同时开展的“圆桌”活

动一次可使用几张纸写答案

评估原有知识,训练技能,复述信息合作创造艺术作品/小组建

设,人人参与

“内圈——外圈”/多重功能

学生配对站成两个圆圈的人脸朝外,外圈的人脸朝内。学生轮流在新伙伴中抽认卡片或回答教师提出的问题

检查理解程度,复习,处理信息, 互相帮助/同伴辅导,分享,班级同学交往

“小伙伴”/多重功能

学生配对掌握内容。他们可以与其他小组的伙伴一起商量,然后与自己小组的其他伙伴一起分享学习

结果

掌握和呈现新材料,扩展概念, 呈现技能和交流技能

“切块拼接”/多重功能

小组中的每个学生担当课题某一方面的“专家”,并与其他小组被指定相同任务的人一起活动。在重新回到自己小组时,由每个人轮流“执教”。根据对课题各个方面的掌握情况评估学生学习效果

获得与吴现新材料,复习,据理争辩/相互依赖性,地位公平

“合作社”/多重功能

学生通过小组活动得出特定的“产品”与全班同学分享。每个学生对

本小组的“产品”均要有所贡献

掌握与分享复杂的材料,通常其来源途径不止一个;评介;应用;

分析;合合/解决冲突,呈现技能

卡甘创造的“结构法”为学区或学校培训合作教师提供了许多便利。因为对一名教师来说,掌握“合作学习”相当笼统,容易使人不知从何入手,而掌握一项“合作结构”则方便得多。许多学区和学校目前已采用了称之为“结构月”的现场培训方法。每个月定时将有关教师集中起来,除了介绍一种合作结构之外,还要提供课堂实际示范,安排受训教师相互交流学习体会等。埃利斯(S.S.EillS),这位有多年培训合作教师经验的官员说道:我们得到了一个最重要的启示,一旦教师接受了新的观念,他们必然想如何使其能在教学中付诸实施。他们欢迎的是将理论和研究的成果融于明白易懂的培训方案之中,而不是简单地把这些东西一古脑儿摔在他们面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