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分组数学法在中国的初步尝试

二十世纪初,西方的分组教学法经日本以及其它途经先后传入中国。清末,学校初兴,规模较小,不少学校只能采用“单级教授”(单级教授即单班学校 One— class school)的教学。地处穷乡僻壤的学校,一些经费、师资缺乏而又学生过少的学校,往往就采取单班教学。单班教学,是一个学校只有一个班,将年龄、程度不一的各年级儿童编成一班,在一个教室内由一个教师执教。中国当时的单级小学一般是学制为四年的初级小学。1906 年,江苏省派人去日本学习单级教授法,这批人 1907 年从日本回来在上海创办了单级教授讲习所。1909 年,江苏省教育会又派俞子夷、周维城等赴日本考察单级教授,回国开办了单级教授练习所。

辛亥革命后,随着学校数量的发展,师资缺乏,单级教授成了救济师荒的一种办法。单班级教学是复式教学的一种形式。当一个教师在一个年级上课时,其余的年级“皆须与之自动之课业”,如何进行自学自习呢? 这就引起教育界人士对分组教学法和自学辅导法的兴趣。

1913 年的《中华教育界》杂志介绍了“分团式教育”;1914 年朱元善开始试行分组教学法;同年,俞子夷于《小学校》杂志上发表《教授法上之动机(自学辅导法之基础)》一文;1915 年江苏省第一师范附小已在国文拜读法教学中“采自学辅导主义”。

与自学辅导主义传入中国的同时, 1913 年至 1914 年之际,中国教育界注意到了西方教学组织形式的一些改革措施。就当时中国的学校状况而言,入学儿童年龄参差不齐,程度不一。有的学生读过一、二年私塾,再上小学一年级,有的学生进过幼稚园,也有的受过较优裕的家庭教育。另外,自学辅导法在某些学校中运用,势必对学生学习主动性和积极性的发挥有鼓励作用。上述两点是分组教学法在中国试行的原因之一。另一个原因,是学校存在复式编制,复式教学面临的许多组织上的问题与分组教学是共同的,因此,研究分组教学法将有助于复式教学的改善。应当采取怎样的分组教学形式呢?鉴于民国初,中国新式学校的规模较小,不少学校中一个年级只有一个班,故而校内分班的形式并不受重视,采用的是班内分组,当时叫“分团教授法”。

分组教学法,在 1914 年由朱元善施行,在此基础上,到 1918 年尚公学校的陈文钟等人出具了他们的试验报告。

朱元善认为,分组教学法以小学一年级的第二学期开始使用最为适当。理由是:应该用一学期时间让儿童适应学校生活,通过一段时间的学校教育,才能看出儿童学习上的差异。关于对初入学的儿童采取什么样的教学组织形式,当时江苏省立第二女子师范的杨鄂联提出了他的看法,他认为儿童一入小学就用繁重的功课压他们不利儿童的身心健康。无论儿童入小学前是否受过学前教育,初入小学一时难以适应小学生活。于是杨鄂联“今始放胆为第一次之改革”,一年级“学级制参用幼稚园式”,第一学期不教算术,采用游戏加谈话的方式,规定每课半小时,较普通减少时间而多换科目。

朱元善在试行分组教学法时的主导思想与西方某些立足于满足“优材生”的做法是不同的。他说:夫使各儿童之能力务为相当之发展,乃吾侪本旨之所在。故在初等一、二年对于优等儿童不为特别之处理,而沾沾以提携劣等儿童,使其成绩相与平均。

据此朱元善根据学生的学习程度,在小学一、二年级班内只分两组, 第一组是“普通儿”,第二组是“劣等儿”,不设“优等儿”组。到了小学三、四年级才分三组,即增设“优等儿”组。在教法上,“优等儿”与“普通儿”组合并教学的时间为多,重点放在“劣等儿”的补习上。尚公学校的陈文钟等人也是根据学生学习程度加以分组,订定了分组的标准。小学一、二年级以学业考试成绩 60 分为界,分学生为两组。小学三、四年

级以 80 分以上为“优等儿”组,其余以 60 分为界分成“中等儿”和“劣等儿”各一组。到学生进入高小,就将学生分为四组。第一组,“优等儿”, 80 分以上;第二组,“中等儿”,60—80 分;第三组,“劣等儿”,40

—60 分;第四组,“最劣等儿”,40 分以下。随年级的升高,分组愈趋于细。这说明随着学习的难度增高,学生间的差距会越来越大,该如何对待分组中的差生呢?朱元善、陈文钟等人试行分组教学法,不主张让学生留级,而是从学生将来立身于社会着想,使劣等与最劣等者,行正确之练习。如算术一样,最劣学者,将来出校问世,决不能应用自如,以生活上最有关系,故不可不特为之补习,或个别施教。这样的不唯升学的教育思想和措施,迄今还很有意义。在班级上课制下,学生常常会因为考试几分之差, 就要留级重读一年。而事实上学生学了一年,尽管学得不好,并不等于没有学,留级重读实是教育上的浪费,所以当时对班级上课制的改革者,一般不主张留级制度。尚公学校在试行分组教学中,注重挽救差生,抓住重要学科,对差生进行个别补习。这不仅是改革班级上课制的探索,而且还表现了他们对学生的责任感。

1、分组数学法在中国的初步尝试 - 图1

图一

施行分组教学法,教室中学生的座次排列是一门学问。当时的改革家们经过精心研究,提出了几种典型的方式。

现介绍两种,供研究者参考。

第一种方式(见图一):排座法的出发点是让优生与劣生结成对子, 让优生帮助劣生,培养学生互帮互助的精神。并且让劣生坐居于中行,“然欲使对于劣等儿之注意不致散漫”。

第二种方式(见图二):排座的特点是:一,在合班教学时,因各组学生座次错杂,从心理上可免除一部分优生的得意感和差生的自卑感;二, 把教学上的分组与学生管理上的行政分组区别开来,在集体活动中可使各教学组的学生混合在一起,避免造成优、差生之间的隔阂;三,教室中设有专为劣生、最劣生进行补习、个别辅导的块阵,在进行分组教学时可避免一些干扰。

以上两种方式,在座次安排上体现了着力解决差生问题的主导思想, 注意到学生间的互助。后两种方式注意到排除组际干扰和使用两块以上的黑板。第二种方式还特别注意到加强学生间的团结友爱,将教学分组与学生管理分组加以区分。

分组教学对教师来说,无论在工作量上或教学艺术上都有较高要求。于是并不要求任何学科都要实施分组教学。根据当时的做法,修身、历史课仍保持班级上课,有关技能的学科也不分组,国文、算术、地理和理科等实行分组。分组教学所取用的教学程序,当时用五段教学法。大致在预备和提示阶段是合班教学,联合阶段是分组教学,系统阶段又是合班教学, 方法阶段又采用分组教学。

1、分组数学法在中国的初步尝试 - 图2

图二

说明:①●优等儿 ○中等儿 △劣等儿 ×最劣等儿。

1、分组数学法在中国的初步尝试 - 图3空座。为集最劣等儿进行教学时所设,教师用后部黑板板书,劣等儿面后部黑板。

③“金、木、水、火、土、月”各组为管理,活动上的学生行政组织。

④对劣等儿施教时,1、2、3、4 号劣等儿与一、二、三、四号中等儿对换座位。

尚公学校在试行分组教学法时,为避免把五段法搞成形式主义,同时以“动的教育之思潮”为指导,他们在实施过程中摸索出十条原则:“一、教授之准备须周到且须出求简便法”;“二、注意儿童之自动且使熟习其方法”;“三、直接教授与自动作业须配合适当且须注意其连结”;“四、齐一教授之际当以中等儿为标准”;“五、对于各分团宜为次之注意”; “六、研究个别的处理法”;“七、注意各儿童成绩之进步如何为变更适宜之组别”;“八、注意教授之团结力”;“九、勿流行于形式之分团”; “十、勿流行于繁琐”。

与分组教学相应的,考查办法也有改革。除了期末、年终的考试是以中等程度统一命题、统一考试、统一评分外,平时考查都以个人的进步、努力程度为重要依据,用同组儿童的相互参照、比较为方法,给学生评定分数,鼓励学生上进。

要使分组教学获得成功,非常重要的条件是养成学生自学的习惯,学会自学的方法,并养成自我管理的能力,否则课堂秩序难以保证,分组教学也难以顺利进行。

民国初的分组教学还是从日本转道学习西方的办法。朱元善、陈文钟等人试验的分组教学法,适于课程、教材、学习年限统一情况下施行,基本上与美国的圣巴巴拉制雷同。这种“限定修业年限,使课程标准略有差异”的办法,有时被称作“作业分组办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