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次,“悬念”可以设计在知识的重点、难点处。

寓疑难于趣味中,以浅喻深,以小喻大,以具体喻抽象。以解除学生畏难情绪,消除由于被动思维带来的疲劳感觉,调节大脑神经活动,使信息刺激强弱不断转换,不致出现记忆饱和,有利于启发学生自己去攻下重难点。

这里仍以摩擦力为例,学生往往将滑动摩擦力与滚动摩擦力混为一谈,不易区别。其实,前者阻力与接触面大小有关,后者的阻力与物体光洁度有关。有经验的教师并不直接告诉学生那是重、难点,那些背诵,不直接把答案或结论、方法告诉学生,而是用“悬念”去激发学生自己去寻找这个重点、难点。

有位教师在教这一节课时,向学生提出二个问题:“一个一吨重的园球,在光滑的地板上蚂蚁能推动吗?为什么?”“一个半吨重的钢板放在草地上二个人能推动吗?为什么?”教师就是通过这两个问题,把课文的重点、难点变成一个个具体的、有趣的“谜”——“悬念”,使学生对探索这个问题的产生一种欲罢不忍,欲止不能的心理状态。于是,教师牢牢地控制着学生的“注意”,不断激起学生对探究活动的兴趣。再通过解疑过程,让学生积极参与重点、难点知识的掌握过程,不仅知识的重点、难点也顺利攻克,学生智力得到发展。这告诉我们,只有使学生的大脑皮质

处于活动状态,才能为他们在发展上和学习上的迅速进展提供生理学的基础。否则,学生的思维将受到禁锢而干涸,智力得不到开发。教出来的学生很可能是书呆子,不可能成为一个合格的、有创造能力的人才。这是因为儿童的智力、情感和意志也和肌肉一样,如果不加锻炼和给以正常的负担,它们反而会衰退,不仅得不到应有的改进,有时还会变得迟钝起来。由此可见,“悬念”是激发兴趣的直接诱因,是思维的导火线。如果

说惊奇是探索的萌芽,兴趣是成功的先导,那么注意则是打开记忆的宝库的钥匙,是智慧的门户。其间的智力活动过程可列式归纳为悬念(疑问、矛盾)——兴趣(惊奇感)——注意——探索(思维、分析、观察、判断)

——智慧(结论、新知、发现、创造)。这是因为学生在“悬念”这根导火线作用下,引起对事物(某种知识)的惊奇,激发其对这一现象的关注、兴趣,产生一种认识它、发现它的需要,从而引起“注意”的集中,带来探索活动的自觉行为,从而获得新知,智力得到“开发”。这一过程就把学生由被动的只是接受知识的容器的地位,转变到师生共同参与知识形成的过程中,成为学习的主体。他们既是学习新知的参与者,也是新知的发现者。但“悬念”并非“玄念”。“悬念”是教学过程中激发兴趣的重要诱因,是教学艺术的科学手段与方法之一,而不是故弄玄虚。设计“悬念” 是为了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开发学生智力。而不是为了追求兴趣第一。如果提出一些不健康的或与教学内容毫不相干的奇谈怪论,它虽能激起学生的兴趣于一时,却不但难以维持兴趣的持久,反而有害。只有遵循知识的科学性和青少年心理发展需要的特点,把悬念恰好设置在事物的因果关系正好在那里发生联系,而初看起来不易觉察,又容易在那里出现疑问的地方,即设在新旧知识的“交接点”处。能激起学生强烈的释疑、探索要求, 这样一个品质的“悬念”,才是科学的、有用的、符合本文所阐述的“悬念”。它的主要特质是要能发展和增进每个学习者的思考力、引起学生智力的积极性。通过设疑、释疑,解开“悬念”,使他们体验到一种无以比拟的人类自豪感:我们是事实和现象的驾驶者,在我们手里,知识变成了力量。感到知识是一种使人变得崇高起来的力量,——这是一种比任何东西都更强有力的激发求知兴趣的刺激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