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设直观情境
创设直观情境就是为学生提供生动而鲜明、可供直接感知的具体事物,让学生对所要研究的自然现象,先有个生动具体的感性认识。在此基础上,帮助学生认识事物的本质,形成正确的概念,从而导入新课。
如,《水的蒸发和沸腾》一课,一开始,教师用湿毛巾在黑板上写一个大大的“水”字,然后让学生观察“水”字有什么变化。学生观察后说: “水慢慢干了,字也不见了。”这时,教师就告诉学生:“水慢慢干了的现象叫做蒸发。”在学生初步形成“蒸发”这一概念后,教师揭示课题, 进行新课教学。
又如《摩擦和阻力》一课,教师一开始出示两块木板,边做摩擦动作边问:“老师在干什么?”通过实物演示,学生对摩擦有了具体的感知, 为新课教学做了铺垫。
- 直观演示情境
在自然课教学过程中,为了引起学生的遐想,启迪学生的思维,设计演示一些简单明了的实验,也是一种活跃课堂气氛、激起学生好奇心,提高其学习积极性的教学方式。如在教学《什么力量使大气流动成风》一课时,先作演示:在一个密封的方箱里,布置有小屋和小树,箱的左侧下方开了个小圆洞,箱顶右方也开个小圆洞并套一截竹筒。右下方放一支蜡烛。实验时先在“小屋”里燃起一支香,这时烟从“小屋”的烟囱里冒出来, 竖直而上,“树”也静止不动,说明箱里没有“风”。接着点燃蜡烛,不一会,箱里产生了“风”,烟被“风”吹向一边,“树”也被“风”刮得不停地摇动。箱里的风是怎样形成的呢?这个问题一下子抓住了儿童的心,他们急着要揭开自然现象的奥秘。又如在教学《水域的污染和保护》一课时,老师在原来透明晶亮的水里滴入几滴黑墨水,水变脏了,老师告
诉学生:这就是“污染”,学生的头脑里对“污染”留下了强烈的印象, 因此对受到污染的江河不能直接饮用的道理易于接受,通过这样一个小演示学生很快地懂得水受到污染的严重性,为下面的教学铺平了道路。
- 插图描绘情境
小学生的思维和记忆大都依赖于具体的感性材料,利用课本插图或教学挂图、漫画等,结合教师生动的讲述进行教学是情境教学的重要形式。如教学《记载地球历史的万卷书》一课,教师先引导学生看书上的彩图“梵净山蘑菇岩”,它确实像一部厚厚的“书”放在高处,那一层层的岩石就像一页页的书清晰可见,“书”里虽然没有文字,但它的的确确记载着地球历史的很多事情。在这样的情境中,学生的求知欲不言而喻。又如《负重的地球》一课,课文中有一幅漫画,把地球比作一辆公共汽车,车上挤满了乘客,车外还有许多人往里挤,地球惊呼:“我开不动了!”这种生动的景象对引导学生思考的作用也是显而易见。
- 观察实验情境
学生对自然事物的发现、了解和认识离不开实践活动。在教学中,让他们置身于实际的环境中,通过观察实验亲自接触实物,看一看,听一听, 闻一闻、摸一摸、尝一尝、动一动,这样会诱发他们的好奇心,主动地去探索知识。如上《鱼》这一课时,给每个实验小组的学生准备一个鱼缸, 当学生看到几条鱼在水里自由自在地游动时,便产生极大的兴趣,尽管鱼对他们并不陌生。“鱼为什么能在水里游而不会淹死?”“鱼靠什么上浮下沉?”“鱼身上的鳍有什么用?”⋯⋯这类问题便自然地产生。在老师的指点下,他们经过观察,动手解剖,道道疑问一一解开,教学收到极好的效果。又如上《怎样认识物体(二)——空气》这一课时,为了让学生认识“我们周围存在空气”,可以设计这样一组实验:
①老师说:你们能感觉到空气的存在吗?老师可以让你们感觉到。接着老师把一个气球吹大,气球里充满了空气,然后对着学生的脸放气,学生体验到了空气冲在脸上的感觉。
②空气摸得着吗?我们来想个办法摸一摸空气好吗?学生听了一定会感到惊奇。老师拿出一个塑料袋,张开袋口在空中一兜,然后捏紧袋口, 告诉学生:袋里装满了空气,现在你们可以隔着塑料袋去摸摸里面的空气了。
③空气能抓得住吗?我能抓住空气,你们相信吗?学生会感到怀疑。老师手握空拳,浸入水中,慢慢放开拳头。只见他手里冒出了几个气泡, 学生惊喜地发现老师确实抓住了空气。他们也会争先恐后地去仿做。
④砖头里有空气吗?学生有的说有,有的说没有,老师就让他们把砖头放入水中,当他们看到从砖头中冒出一连串的气泡,就会认识到砖头中也有空气。通过这样一系列的提出问题——诱发疑问——实验观察,使学生沉浸在探索知识的热望之中,使本来是看不见、摸不着、抓不住的空气, 变成了实实在在的具体的东西。学生学得愉快,学有所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