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东战争

(Zhongdong zhanzheng)阿拉伯国家与以色列扩张主义在中东地区进行的战争。中东一词源于欧洲人根据距离远近对东方部分地区的称谓,无严格界线,现一般指欧、亚、非三洲连结的地区。中东战争共五次。①巴勒斯坦战争。1948 年 5 月 14 日,犹太复国主义者在美国的支持下,不顾阿拉伯国家的强烈反对,在巴勒斯坦地区成立“以色列国”。次日,战争爆发。初期,埃及、约旦、叙利亚、伊拉克和黎巴嫩五国军队联合进攻取胜,以军败退。后以色列得到美国大量军援,借联合国停火决议休整备战,尔后大举反扑。阿拉伯国家内部分歧加剧,作战失败。1949 年 2—7 月,以色列分别与各交战国签订“停火协定”。以色列通过战争控制了 4/5 的巴勒斯坦土地, 100 多万巴勒斯坦阿拉伯人失去家园,沦为难民。②苏伊士运河战争。1956

年 7 月,埃及将苏伊士运河收归国有。英、法唆使以色列于 10 月 29 日侵入埃及的西奈半岛。10 月 31 日,英、法借口“保护运河”,入侵埃及,轰炸开罗,进攻塞得港。在埃及人民的英勇抵抗和世界人民的强烈反对下,加之美国企图取代英、法在中东的地位,亦反对英、法出兵,使英、法陷入孤立, 被迫于 11 月 6 日停火。英、法和以色列军队分别于 1956 年 12 月和 1957 年

3 月撤出埃及。③“六·五”战争。苏伊士运河战争后,阿、以仍处于紧张

对峙状态,美、苏加紧对中东的争夺。1967 年 6 月 5 日晨,以色列空军对埃及、约旦和叙利亚进行突然袭击,掌握了制空权,随后发动地面攻势。埃及等国轻信美、苏诺言,对以的冒险进攻估计不足,防备松懈,损失惨重,第一天就被击毁飞机 300 余架,被迫同意停火。此战仅六天,以色列占领了埃

及西奈半岛、叙利亚戈兰高地等地区共 6.5 万平方公里土地,使 50 万巴勒斯坦人无家可归。④十月战争,又称斋月战争或赎罪日战争。为了收复失地和打破超级大国在中东制造的“不战不和”的局面,埃及和叙利亚于 1973 年

10 月 6 日向以色列发动进攻。该日是伊斯兰教的斋戒节和犹太教的赎罪日。

按犹太教教规,此日不得进食喝水,应虔诚祈祷。下午 2 时,埃、叙全线进攻,突破以军的“巴列夫防线”,分别收复部分失地。巴勒斯坦游击队在以后方配合作战。阿拉伯石油输出国以石油为武器对支持以色列的国家实行禁运,美、以受到沉重打击。10 月 16 日,以色列在美国的支持下反击得手, 偷渡苏伊士运河,切断埃军补给线。10 月 22—24 日,双方同意停火。此后, 埃以逐渐实现和解。⑤黎巴嫩战争。1982 年 6 月 6 日,以色列侵入黎巴嫩, 占领其 1/4 领土,攻陷巴勒斯坦游击队的大部分基地,围攻巴解组织总部所在地贝鲁特西区,摧毁叙利亚部署在贝卡谷地的导弹基地。巴解游击队被迫撤离贝鲁特,分散到突尼斯、阿尔及利亚等 8 个阿拉伯国家。

(杨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