布列斯特和约

(Buliesite heyue)即《布列斯特—立托夫斯克和约》。苏维埃俄国和德国及其同盟国——奥匈帝国、土耳其和保加利亚于 1918 年 3 月在布列斯特—立托夫斯克(今布列斯特)签订。苏俄政府在多次向协约国各政府提出关于共同与同盟国和谈的建议被拒绝后,于 1917 年 12 月 15 日与德国签订了

为期 28 天的停战协定。12 月 23 日开始正式和谈。1918 年 1 月 18 日,德方提出了苛刻的“和平”条件。布尔什维克党党内在是否签订和约问题上意见分歧。以布哈林为首的“左派共产主义者”集团反对缔结和约,主张对国际帝国主义宣布进行革命战争。托洛茨基主张“不战不和”。列宁权衡国内和国际形势,主张接受德方条件,以便得到喘息时间,巩固苏维埃政权。列宁同参加和谈的苏俄代表团团长托洛茨基商定,拖延谈判到德方提出最后通牒为止,然后立即签订和约。1918 年 2 月 9—10 日,德方以最后通牒口气要求苏俄立即接受德方条件。2 月 10 日,托洛茨基违背同列宁的约定,书面声明苏俄宣布停止战争,复员军队,但拒绝签约,随即退出谈判。德军以此为借口,于 2 月 18 日发起全线进攻。在十分危急的形势下,布尔什维克党中央经

过激烈争论,终于在 2 月 23 日以多数票通过了签约的决议。3 月 3 日,在布

列斯特—立托夫斯克签订了和约。和约共 14 条,另有一些附件。主要内容是: 双方终止战争状态;俄国放弃对波兰、立陶宛,以及部分白俄罗斯和拉脱维亚地区的管辖,它们的未来结构将由德奥政府确定;苏俄从拉脱维亚和爱沙尼亚撤军,由德军进驻;承认芬兰、乌克兰为独立国(实为德国附属国), 俄军立即撤离;俄国军队全面复员。同年 8 月 27 日在柏林签订的补充条款中,

规定苏俄要付给德国 60 亿马克的赔偿。1918 年 3 月 14 日,全俄苏维埃第四次非常代表大会批准了和约。和约对苏俄来说是一个非常苛刻的掠夺性的条约,它使苏维埃国家失去了 100 多万平方公里的土地。列宁称它为“不幸的和约”。但这是在当时敌我力量对比极端悬殊的不利条件下,为摆脱战争和巩固苏维埃政权而采取的暂时退却的革命妥协策略。它使苏俄赢得了和平喘息时间来积蓄力量,发展社会主义革命,建立红军。1918 年德国十一月革命推翻了威廉二世的政权,全俄中央执行委员会随即在 11 月 13 日宣布废除布列斯特和约。

(段炳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