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加乔夫起义

(Pujiaqiaofu qiyi) 1773—1775 年发生的俄国历史上规模最大的农民起义。普加乔夫(1742—1775),顿河哥萨克人,曾参加七年战争(1756

—1763)和 1768 年—1774 年俄土战争。1771 年因病退役,浪迹民间,深谙民间疾苦和愿望。18 世纪中叶农奴制经济发展迅速,各种方式的封建农奴制剥削日益严重,阶级矛盾尖锐。1773 年 9 月普加乔夫利用彼得三世隐匿哥萨克人中间的传说和人们拥戴“好沙皇”的幻想,自称彼得三世,率 80 名哥萨克在雅伊克沙一带起义。多次以彼得三世名义发布檄文,提出解放农奴,把土地、河流、森林分给农民,取消人丁税,惩治贵族,还人民以自由等一系列政治经济纲领,深得哥萨克、农奴的支持。乌拉尔工厂区的农奴工人和矿工参加了起义,巴什基尔人、卡尔梅克人也卷入。起义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1773 年 9 月至 1774 年 3—4 月从雅伊克沙起义到围攻奥伦堡(乌拉尔地区中心),起义人数壮大到 5 万人。第二阶段,1774 年 3 月、4 月—7 月起义军在政府的压力下,解除对奥伦堡的包围,转战到乌拉尔工厂区,并继续向西开进,于 7 月 12 日一度攻陷喀山城。第三阶段,1774 年 7 月至 1775

年 1 月。起义军在喀山与政府军展开决战,终因装备不良,力量悬殊大败。

起义军约 8000 人阵亡和被俘。普加乔夫率残部渡过伏尔加河,到达西岸地区,重新掀起起义浪潮。8 月起义军在离察里津 75 公里的萨尔尼柯夫村遭到毁灭性打击。9 月普加乔夫被出卖,遭逮捕。1775 年 1 月 10 日晨被押解到莫斯科行刑,头颅滚落,尸体被肢解后焚烧。统治者为抹杀人民对“造反”的记忆,把雅伊克河改名为乌拉尔河。起义席卷俄国东南部 60 万平方公里的广阔地区,沉重打击了封建农奴制的统治。

(高晓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