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江堰

(Dujiangyan) 都江堰位于今四川省灌县西北的岷江中游。历史上岷江上游因流经川北山区,水流湍急,挟带大量泥沙,到达灌县后,就进入了成都平原,水流突然变缓,泥沙在灌县地带壅积,河床垫高,极易泛滥成灾。为战胜水患,秦国蜀郡守李冰(前 256—前 251 在任)征发民工,主持兴修了都江堰大型水利工程。他们在灌县县城附近新建一条内江河道,把流入灌县附近的岷江江水分出部分流入内江,而岷江的原河道叫外江,当洪水泛滥时,内江的分流作用可减轻外江负担,免除外江水域的水患;同时,在外江新开辟灌溉河渠,兼具灌溉和排洪作用。内江系统也开辟许多河流渠道,既可灌溉也可通航。在这一大型工程中,有几项关键设施,一是修筑“百丈堤”。这是全部工程的起点,目的是保护河岸,不被上游带下来的石块冲毁。二是“鱼嘴”工程,这是都江堰中最重要的部分。在离百丈堤不远的岷江中心, 用大竹笼装卵石,堆砌成鱼嘴形状的分水堤,把浩浩荡荡的岷江一劈为二, 从这里开始江水分别流入内江和外江。三是沿内江河岸的金刚堤修建“飞沙堰”,它起堤岸作用,但并不很高,如果内江江水超过需要而可能引起水灾时,一部分水流可越过飞沙堰流入外江,起到确保内江灌溉系统安全作用。四是在灌县附近的离堆地方,凿开山道,而成“宝瓶口”,内江流经宝瓶口而下,分出大小干支渠,穿入成都平原。在治水中,人们还总结出一些经验性格言,如“深淘滩,低作堰”。即为防止沙砾卵石充填河底,每年利用冬春枯水季节进行淘挖。淘内江时,截断流入内江的水,使之全部流入外江, 然后又以同样方法淘挖外江。

{ewc MVIMAGE,MVIMAGE, !99900320_0044-1.bmp}

都江堰工程经历了 2200 多年,经历代维修整治,灌溉面积最大时曾达

300 多万亩,使成都平原成为“沃野千里”,古今闻名的“天府之国”。虽然历代不断开辟新的干支渠,但它的基本规模和主要设施,当时就已具备。

(孙彦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