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

(Kongzi) 我国古代最著名的思想家和教育家。名丘,字仲尼。为殷商苗裔,先祖孔父嘉是宋国宗室贵族,无辜被华父督杀害。孔父嘉的后代防叔畏惧华氏的逼迫而出奔鲁国。防叔生伯夏,伯夏生叔梁纥,叔梁纥即孔子之父。孔子自称“吾少也贱”(《论语·子罕》),曾任主管委积仓库的小吏,也作过管理畜牧牛羊的“乘田”。后作过鲁中都宰、司寇等官,因不得实行自己的远大志向而离开鲁国,率领弟子们周游卫、宋、郑、陈、蔡诸国。晚年返回鲁国,专心从事著述和教育事业,卒年 73 岁。

孔子是一位博学多才的大学问家。他对于古代文献和礼仪十分熟悉,能讲出夏代的礼,更能讲出殷代的礼。他整理过《诗经》的雅、颂部分。他反复研读《易》,以至韦编三绝。他对于同时代的政治家、思想家也很了解。这些,对于孔子思想体系的形成都有很大作用。

“仁”的思想是孔子思想的核心。在记载孔子言行的《论语》一书中对仁有许多解释,他说“仁者爱人”,又说“克己复礼为仁”。在对人评价时, 他不轻许人以“仁”,对自己的弟子仅说过颜回“其心三月不违仁”。然而, 他盛赞管仲,说:“桓公九合诸侯,不以兵车,管仲之力也。如其仁!如其仁!”这是因为管仲帮助齐桓公安定了天下,体现了忠君、报国、安民思想。在“仁”的思想影响之下,孔子主张国家政治应当实行德治,而实行德治的具体办法就是要做到礼让和正名。亲疏、尊卑、长幼、男女有别是礼让的根本内容。只有依据这些原则才可以制定出许多具体礼仪,用以区别人和人之间的复杂关系,确定个人应当受到的约束。齐景公向孔子询问为政之道,孔子回答说要做到“君君、臣臣、父父、子子”。这既是礼,又是正名的要求。孔子认为只有这样才能有正常合理的社会秩序。孔子所说的“仁”尽管可以有不同的表述方法,但归根到底讲的都是做人的道理,所以说“仁者人也”

(《礼记·中庸》)。要做到“仁”,必须有爱和同情心。爱父母叫做孝, 爱兄长为悌,爱君主为忠。所有的爱和同情心都要由礼约束,必须做到“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

孔子的人生观是积极向上的,他对于不义的富贵,视同浮云,对于贫穷的生活不厌倦悲观,而是“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孔子立志匡正天下,热心救世,要使“老者安之,朋友信之,少者怀之”。在周游列国的时候,孔子积极宣传自己的主张,尽管到处碰壁,但却不改变自己的志向。当时的人评论孔子,说他“知其不可而为之”,然而从这里也可以看出他的坚韧不拔的卓绝精神。

孔子是儒家学派的创始人。《史记·孔子世家》说:“孔子以诗书礼乐教,弟子盖三千焉,身通六艺者七十有二人。”孔子教育学生的时候总是诲人不倦,并对学生非常了解,实施因才施教。孔子主张“有教无类”,因此孔子的学生里有不少出身贫贱的人。他最得意的学生颜渊,居陋巷,过着箪食瓢饮的困苦生活。另一个弟子公西华被派到齐国为使者,家中贫困,还需要孔子周济粮食。樊迟曾向孔子请教种庄稼和菜蔬的知识⋯⋯。孔子兴办了当时规模最大的私学,对于发展教育、普及文化知识于下层民众,起了极大的作用。他提倡因才施教、启发式教学、学思结合、知行统一,在教学内容、方法的许多方面进行了卓有成效的改革。后人称孔子为万世师表,表现了人们对他的景仰。

(晁福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