幕府政治

(Mufu zhengzhi)日本封建统治的一种政权形式,又称“武家政治”。“幕府”一词出自中国,指将军出征时的营幕,后转意为将军的府署(办公处)和武士政权。1192 年源赖朝正式任“征夷大将军”,在镰仓设立幕府, 开始幕府政治。将军名义上尊重天皇,并由天皇任命,实际上是政府首脑, 垄断一切大权,天皇形同虚设。镰仓幕府下设政所(处理政务)、侍所(统帅武士)和问注所(司法〕,总揽全国军政司法大权。设“评定众”,参与决定幕府重要事务。1232 年(贞永元年)评定众制定《贞永式目》(即《御成败式目》),是镰仓幕府的法典。1336 年足利尊氏攻入京都,自称“征夷大将军”,开始足利幕府,又称室町(京都街名,幕府所在地)幕府(1336

—1573)。室町幕府在将军下面设“执权”,由三家贵族轮流担任称“三管领”;侍所改为“所司”,由另外四家贵族担任,称“四职”。三管领和四职是室町幕府的领导核心。这个时期幕府权力较小,分裂割据严重。日本最后一个幕府设在江户,称江户幕府(1603—1867)。因创建人为德川家康, 又称德川幕府。德川幕府设“大老”(仅次于将军的行政长官)、“老中”

(处理日常政务)和“若年寄”(协助老中),辅佐将军,称“三役”。三役之下设“寺社”、“勘定”(管理将军直领地的财务)和“江户町”(管江户市政)“三奉行”。地方设藩,藩主拥有军、政、财权。德川同族大名是“亲藩”,功臣勋旧为“内藩”(或“谱代”),被征服地称“外藩”(或“外样”),领地交错,互相监督,称“幕藩政治”。德川幕府凭借经济、军事优势,建立高度中央集权的专制国家,使日本的封建社会发展到最高、最后阶段。岛原起义失败后,一再颁布锁国令,严重阻碍资本主义关系发展, 消极影响很大。1867 年末代将军还政天皇,德川幕府和幕府政治终结。

(孔祥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