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禹治水

(Dayu zhishui) 上古诸部落在大禹率领下治理洪水的斗争。继承舜的权位的禹是以治水著称的。上古时代,水患严重,滚滚而来的洪水给民众造成很大危害,浩浩荡荡的洪水包围了山岭,淹没了丘陵,民众在痛苦中嗟叹。尧选拔治水之人,一位名叫鲧的人被推选上来,但他领导大家治水, 连续九年也没有取得什么成绩。后来,舜在位的时候,巡狩各地,见到鲧治水无功,便“殛鲧於羽山以死”(《史记·夏本纪》),随即又选拔鲧子禹继续领导治水的事业。禹主要采用疏导的办法治水,“高高下下,疏川导滞”

(《国语·周语》),“疏九河,瀹济、漯而注诸海”;决汝、汉,排淮、泗而注之江”(《孟子·滕文公》上),通过疏导将洪水排到大海和长江里去。然而,古代文献里还有禹用填塞的办法治理洪水的记载,如“禹湮洪水”

(《山海经·大荒北经》)、“禹乃以息土填洪水”(《淮南子·地形》)、“禹堙洪水十三年”(《汉书·沟洫志》引《夏书》)等。由此看来,大禹治水应当是疏导和填塞两种办法兼而用之的。在治水过程中,禹不仅有杰出的组织才能,而且率先垂范,表现出坚韧卓绝、艰苦奋斗的精神。治水时, 居外十三载,过家门而不入,身执耒锸,栉风沐雨,奔波劳累,终于率领民众取得了治水事业的辉煌胜利。洪水被治服以后,民众纷纷从高山丘陵,返回到平原地区发展生产,开辟出许多良田和桑土,“通九道,陂九泽,度九山”(《史记·夏本纪》)。禹命令益让民众在卑湿之地广泛种植水稻,因地制宜发展农作。大禹治水的功绩和他公而忘私的高尚品德,历来为人们所传诵和景仰。《诗经·韩奕》说“奕奕梁山,维禹甸之”,即粱山之野辟为良田,全是大禹治服了洪水的结果。后来,舜选拔禹为自己的继承人,将权位禅让给禹,禹受到各部落的普遍拥戴,这些都与大禹冶水的业绩有密切关系。

(晁福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