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六国

(Shiliuguo) 西晋末年到北魏统一北方止在北方及巴蜀地区出现的割据政权的总称,亦作时代名。汉魏以后,我国西、北少数民族不断内迁, 广泛分布于长城南北。他们遭受阶级和民族的双重压迫,或充当佃客,或被迫为兵,或沦为奴隶,过着悲惨的生活。西晋末年,他们与汉族人民一起奋起反抗,而少数民族的贵族乘机建立割据政权。从永安元年(304)匈奴贵族刘渊称汉王起,匈奴、羯、鲜卑、氐、羌、賨(又称巴氐)和汉人割据政权更相迭起。其概况如下:

汉*(后改称赵,史称前赵,304—329),匈奴族刘渊立,都平阳(今山西临汾),迁长安。占据今河北、山西、河南、陕西、甘肃各一部。亡于后赵。

成汉*(304-347),賨族李雄立,都成都。占据今四川和云南、贵州的一部分。亡于东晋。

代(315-376),鲜卑族拓跋猗卢立,都盛乐(今内蒙古和林格尔), 占据今山西北部及内蒙一部分。亡于前秦。

前凉*(317-376),汉族张寔立,都姑臧(今甘肃武威),占据今甘肃西部及新疆东部。亡于前秦。

后赵*(319-350),羯族石勒立,都襄国(今河北邢台),后迁邺(今河北临漳)。占据今河北、山西、河南、陕西、辽宁,势力曾及于淮、汉。亡于冉魏。

冉魏(350-352),汉族冉闵立,都邺。占据今河北、山西一部分。亡于前燕。

前燕*(337-370),鲜卑族慕容皝立,都龙城(今辽宁朝阳),迁蓟(今河北蓟县),再迁邺。占据今河北、山东、山西、河南和辽宁一部分。亡于前秦。

前秦*(351-394),氐族苻健立,都长安。占据中国北部及西南一部分。亡于后秦。

后燕*(384-407),鲜卑族慕容垂立,都中山(今河北定县)。占据今河北、山西及山东、河南、辽宁的一部分。亡于北燕。

后秦*(384-417),羌族姚苌立,都长安。占据今陕西、甘肃、河南。亡于东晋。

西秦*(385-431),鲜卑族乞伏国仁立,都苑川(今甘肃榆中)。占据今甘肃西南部。亡于夏。

后凉*(385-403),氐族吕光立,都姑臧。所据略同前凉。亡于后秦。西燕(386-394),鲜卑族慕容冲立,都长子(今山西长子)。占据山

西一部分。亡于后燕。

翟魏(388-392),丁零族翟辽立,都滑台(今河南滑县南)。占据今河南一部分。亡于后燕。

南凉*(397-414),鲜卑族秃发乌孤立,都乐都(今青海乐都)。占据今甘肃西部及青海一部。亡于西秦。

南燕*(398-410),鲜卑族慕容德立,都广固(今山东益都)。占据今山东、河南一部分。亡于东晋。

西凉*(400-421),汉族李暠立,都敦煌。占据今甘肃极西部,亡于北

凉。

北凉*(401-439),匈奴族沮渠蒙逊立,都张掖(今甘肃张掖西北)。占据今甘肃西部。亡于北魏。

蜀(史称后蜀,405-413),汉族谯纵立,都成都。占据今四川。亡于东晋。

夏*(407-431),匈奴族赫连勃勃立,都统万(今陕西横山西)。占据今陕西北部及内蒙古一部分。亡于吐谷浑。

北燕*(409-436),汉族冯跋立,都龙城。占据今河北东北部及辽宁。亡于北魏。

此外,还有氐族杨氏割据仇池(今甘肃西和西南),自东汉末建安元年

(196)至萧梁承圣元年(552)间屡亡屡立,盛时占有今四川西北、甘肃东南、陕西南部。

以上共有割据政权 22 个。其中加*号的 16 个载入北魏史学家崔鸿《十六国春秋》,十六国之称即由此而来。在此百余年中,战乱相继,残杀酷烈, 社会经济文化严重破坏,各族人民痛苦不堪。但各民族的错居杂处,接触频繁,各族人民在共同斗争中增进联系与了解,促进了民族融合。

(陈琳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