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拉巴文化

(Halaba wenhua) 南亚次大陆古老的青铜文化(前 2300—前 1700), 为该地区被列入世界文明发祥地之一的主要根据。1922 年由印度考古学家发现于印度河流域的哈拉巴(今巴基斯坦旁遮普省境内)与莫亨佐·达罗(今巴基斯坦信德省境内)两地,以后又在其他地区陆续发现 250 多处类似文化, 通名之为“哈拉巴文化”。由于发现地多集中在印度河流域,因而该文化所反映的文明有时亦被称作“印度河流域的文明”。哈拉巴文化是青铜时代的文化,居民已知青铜的冶炼、铸造、锻造,使用各种青铜工具、武器。动植物的驯化也已实现,农业已能实行犁耕,种植大麦、小麦、稻谷、棉花、胡麻、甜瓜等作物,饲养水牛、黄牛、山羊、绵羊、猪、狗、鸡、骆驼、象等牲畜。手工业作为辅助生产部门除能制造金属制品外,还可制陶、纺织、刺绣、染色、加工象牙珠宝。近、远距离的商业贸易已进行。人们具有较文明的饮食服饰文化,如食面包、蔬菜、水果、牛奶、鱼、肉;穿著棉毛织品, 上衣似围巾,下衣如腰布;注意修饰美容,男女饰物有项链、耳环、头饰、手镯、指环、腰带、胸饰,已懂修面、打粉、涂口红、擦眼膏、梳髻。宗教为自然崇拜与生殖器崇拜。葬俗有火葬、天葬、全尸土葬形式。这一文化的创造者发明了独特的文字,现仍不能释读。社会经济和政治的发展促进了城市的形成。哈拉巴与摩亨佐·达罗均为真正的城市,人口各约 3 万或 4 万, 城市布局有所规划,分卫城与下城两部分。卫城有防御城墙、护城河、公共建筑等设施,下城有带排水沟的街道,是居住区和手工业、商业区,包括住宅、店铺、饭馆等单位。房屋多用红砖砌成,有两、三层楼房。由于城内存在明显贫富分化迹象,并设有行政机关、公共仓廪等反映国家职能的机构, 因此估计已形成国家,但国体、政体不清。该文化的创造者问题目前仍是一个谜,一般认为可能是南亚次大陆的古老居民达罗毗荼人。公元前 1700 年左右,哈拉巴与摩亨佐·达罗城倒塌,排水设施损坏,代之是一些简陋小屋。造成这种结果的确切原因不得而知。哈拉巴文化从此湮没无闻。

(郭小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