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成祖朱棣

(Mingchengzu Zhu Di 1360—1424)明朝皇帝,有作为的政治家。朱棣为朱元璋第四子,受封燕王,洪武十三年(1380)就藩北平(今北京)。朱棣长期在北方筑城兴屯,训练兵丁,多有建树。洪武三十一年明太祖病死, 皇太孙朱允炆即位,是为明惠帝。惠帝采用削藩的办法,先废几个弱小的藩王,次及燕王。建文元年(1399),朱棣在谋士姚广孝的策划下,起兵造反, 号称“靖难”。经过 4 年的战争,打败惠帝,夺取政权,称帝于南京,是为明成祖(1403—1424 年在位),年号永乐。

朱棣即位后,下令将农器和耕牛发放给山东受兵灾的地区,对各地水旱灾害及时赈济,兴修苏松等地水利,疏浚大运河,使 3000 里运道畅通。同时继续推行屯垦和移民等政策,使社会经济进一步向前发展。“是时宇内富庶, 赋入盈羡,米粟自输京师数百万石外,府具仓廪蓄积甚丰,至红腐不可食。”

(《明史》卷 78《食货二·赋役》)明成祖在政治方面继续执行削藩政策, 将握有兵权的藩王,或削其护卫,或废为庶人,基本上实现了削藩目的。在中央集大权于一身,正式设立了内阁,协助皇帝办理政事;重用宦官,以之为信臣、耳目,但是,也使他们开始干预国政。永乐 18 年,又设立从事侦缉、搜捕臣民的特务机构——“东厂”,有特设的法庭和监狱,其权势比洪武中设置的锦衣卫还要大。明成祖为了宣扬国威,招致各国朝贡中华,也为了追寻“靖难”失国后去向不明的皇帝朱允炆的下落,派遣郑和六下西洋;从永乐八年到永乐二十二年,曾五次亲自率兵出击骚扰北部边境的鞑靼、瓦剌。他还完成了营建和迁都北京的工作。1403 年下诏改北平为北京,并派人营建北京城和紫禁城宫殿。永乐 19 年正式迁都北京。此举有利于抗击来自北边的蒙古骑兵的袭扰,有利于进一步控制东北地区,对于巩固边防以及维护全国的统一有积极意义。在位期间,命解缙等人以程朱为标准,编成《五经大全》、

《四书大全》、《性理大全》,诏颁天下,确立了程朱理学在思想上的统治地位。同时编成 22937 卷的《永乐大典》及《历代名臣奏议》等类书,保护了文化遗产。1424 年,明成祖在率兵出塞的归途中病死于榆木川(今内蒙古乌珠穆沁东南),葬于长陵。今人商传撰有《永乐皇帝》(北京出版社 1989 年版)一书,对他的一生作了确当的评述。

(马克锋 何本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