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象台

(Guanxiangtai)北京古观象台建于明正统七年(1442)。当时称观星台,清代改称观象台。台高 14 米多,东西长近 24 米,南北宽 20 米有余。明代观星台上使用的大型仪器有浑仪、简仪和天体仪等。台下修有计时、报时的漏壶房,观测正午日影的晷影堂等建筑。清代在此基础上,又新设计了赤道经纬仪、黄道经纬仪、天体仪、地平经仪、地平纬仪、纪限仪。并将原明代仪器全部移放台下。(“九·一八”事变后,为保护古代文物,于 1931 年将明代仪器迁到南京紫金山天文台)台上安置新制的六件仪器。康熙五十四年(1715)法国传教士纪理安又设计了地平经纬仪。这是一种将地平经仪、地平缜仪合成制作的大型仪器,使用起来比较方便。乾隆时,花费十年工期设计制造了玑衡抚辰仪,这是清代制造的最后一件大型天文仪。至此,观象台上共有八大铜制观测仪器投入使用。其中的天体仪,是一个直径为 6 尺的

巨大球面,上面精确刻画了 1800 多颗星宿在天体中的位置,银河纵贯整个球面,牛郎、织女星座隔河遥望,以此表现天象。玑衡抚辰仪,重五吨多,它的结构基本上与汉唐以来我国历代制造的浑仪相似,不同的是取消了浑仪中表示太阳位置的黄道环和地平圈,克服了过去环圈相互交错,遮掩部分天区, 不便观测的缺点,时度刻划同于观

象台上其他七件仪器,用圆周360度和96刻制取代365 1 度和百刻制。

2

我国古代对天文台曾有过多种称呼。夏代称清台,商代称神台,周代、西汉都曾称灵台,春秋时期鲁国称观台,两汉时也称候景之台,金代称司天台,元代始称观星台,一直沿用至明。

(孙彦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