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铜器的铸造

(qingtongqi de zhuzao) 早在原始社会末期,我们的祖先已冶炼红铜和青铜等合金了。奴隶社会,我国的青铜冶炼铸造技术日趋成熟,设备不断改善,规模逐步扩大。距今 4000 年的二里头文化遗存中铸铜遗址出土有陶范、铜渣和坩埚残片等铸造遗物。从青铜容器的铸造痕迹看,当时已采用复合范铸造,反映当时青铜冶铸业已达到一定的水平。商周时期已出现有相当规模的青铜冶铸作坊。郑州、殷墟苗圃北地、洛阳东郊北瑶和侯马牛村等是已发掘的最重要的商周铸铜遗址。在这些遗址中发现大量陶范、坩埚、铜渣、木炭和熔铜炉残壁,还有烘范窑和炼铜人住的工房。坩埚多为大型陶器, 外表涂草拌泥。炉壁成分经鉴定与陶范材料完全一致,由石英砂加粘土组成。根据炉壁残块的初步计算,熔炉直径约 1 米左右,最大的为 1.8 米,最小的

为 0.3 米。用这样大型熔炉熔铜,与当时铸造大型铜器的情况是相适应的。在湖北铜绿山东周古矿冶遗址中发现炼铜竖炉,它分炉基、炉缸和炉身三部分。炉基内设防潮沟(风沟)。炉身设有鼓风口。内蒙林西大井东周冶炼遗址出土有马头形陶质鼓风管,表明当时已能用人工鼓风掌握炉温,具备较好的熔化能力。冶炼青铜,开始是用铜矿石加锡或铅矿石等冶炼而成,逐步发展到分别炼成铜和锡、铅等,然后按一定比例混合熔炼。熔炼须经过选矿、破碎、加熔剂木炭,再投入坩锅或炼炉中,燃木炭熔炼,迨火候成熟,取铜液精炼备铸。青铜器的铸造需经制模、翻范、烘烤、合范、浇注等一整套工序。即将准备铸造的器形先塑出泥模,在泥模上翻出外范,削出范芯,待阴干后放入烘范窑中烘烤,范经合成,方可进行熔铸。铸造青铜器的模具有陶范、石范和铜范三种,石范、铜范都是铸造刀、镞、货币等小件器物的。陶范耐火性能及透气度好,因而普遍使用。造型简单的工具、兵器等用单范或双合范铸造,一范可使用多次。青铜容器均采用复合范铸造,一套模具只能使用一次。铸造青铜器所需范的多少,则视器而定。如一件铜爵需 16 块陶范,

曾侯乙墓中一件甬钟,则需要 136 块陶范。铸造大型器物需挖坑固定,用槽注法浇注。一次浇注完成的,称为浑铸法。比较复杂的器形则先铸附件,后铸器身或先铸器身,然后将附件铸接上去,称为分铸法。商代已经使用分铸法。如河南安阳出土的司母戊大鼎的器身和四足是整体铸造的,鼎耳则是采用分铸法,后铸上去的。东周时期分铸法的使用更加熟练。商和西周时期青铜器的装饰纹样多在泥模上雕刻,或在外范上加工。东周时期有的采用花纹印版在模上捺印,提高了效率。春秋战国时期还出现了失蜡法铸造工艺。这种工艺是将易熔化的黄蜡制成蜡模,用细泥浆多次浇淋,并涂上耐火材料使之硬化,做成铸模。烘烤后黄蜡熔化流出,形成型腔,用以浇注铜汁。春秋战国时期青铜工艺随铁工具广泛使用,生产力的发展,还出现了金银错、鎏金、漆错(铜器上填以黑漆)等新工艺。所谓金银错,就是在铸造铜器上用金银丝或金银片镶嵌成各种华丽的纹饰或文字,用错石在器表磨错光平。其特征是用隐嵌的技法形成金银线图案或文字。改变了以前铜器模铸纹饰的呆板和拘束。显示出色彩的对比,线条更加鲜明,艺术形象更生动。春秋时期, 人们在前人青铜铸造实践基础上逐步认识了合金成分、性能和用途的关系, 总结出青铜铸造的“六齐”规律,即青铜各组成元素的六种配比,详记在《考工记》中:

{ewc MVIMAGE,MVIMAGE, !99900320_0033-1.bmp}

“六分其金而锡居一,谓之钟鼎之齐。五分其金而锡居一,谓之斧斤之齐。 四分其金而锡居一,谓之戈戟之齐。 叁分其金而锡居一,谓之大刃之齐。 五分其金而锡居二,谓之削杀失之齐。金、锡半,谓之鉴燧之齐。”

青铜合金成分的“六齐”规律,是世界上最早的合金工艺的总结,是我国古代劳动人民在青铜铸造工艺等方面智慧的结晶。

(冀莲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