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子和《道德经》

(laozi he《daodejing》)老子是我国上古时代最著名的哲学家。姓李, 名耳,楚国苦县(今河南鹿邑)厉乡曲仁里人,担任过周守藏室的史官。相传他撰著《道德经》五千言,孔子曾经向他请教过关于礼的问题。《道德经》又称《老子》,分为道经和德经上下两篇。一般认为,《道德经》是战国时代成书的,和春秋时期的老子其人并不在同一个时代。《道德经》对于事物之间的矛盾对立有了广泛而深刻的认识,书中曾举出许多矛盾的对立面的事例,如有无、生死、祸福、巧拙、善恶、得失等。这些矛盾的对立面不仅相互依存,而且相生、相成并互相转化,如谓“有无相生,长短相形,高下相倾,声音相和,前后相随”,又谓“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这种认识具有着朴素的辩证观点。《道德经》认为天下万物的本体是“道”。“道” 是先于天地而存在的,它没有意志、没有具体形状、无声无臭又无时无地而不存在。所以说,《道德经》的“道”是关于万物本体的学说。《道德经》的政治主张是回复到“小国寡民”的时代,“小国寡民,使有什伯之器而不用,使民重死而不远徙,虽有舟舆,无所乘之,虽有甲兵,无所陈之,使人复结绳而用之,甘其食,美其服,安其居,乐其俗,邻国相望,鸡犬之声相闻,民至老死不相往来。”这种政治理想显然带有许多消极落后的成分。

(晁福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