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花岗起义

(Huanghuagang qiyi)1911 年(宣统三年)武昌起义前夕由同盟会发动的一次武装起义,即辛亥广州起义。同盟会成立后,孙中山领导的西南边境的六次起义,以及 1910 年春的广州新军起义,先后都失败了。1910 年 11 月,孙中山到达马来亚北部槟榔屿(即庇能),召集黄兴、赵声、胡汉民等同盟会重要骨干,以及南洋和国内东南各省代表,举行秘密会议,部署在广州再次举行起义的工作。当时革命党人,因广州新军起义失败而情绪低落, 对革命前途缺乏信心。针对这种情况,孙中山鼓舞大家说:“一败何足馁”, 号召“内地同志舍命,海外同志出财”,积极作好起义准备工作。因有人告密,孙中山被南洋英殖民当局勒令离境,只好再度远涉重洋,去美洲募款购置军械,把领导广州起义的重任委托给黄兴、赵声等人。1911 年 1 月,在香港成立了起义领导机关——统筹部,黄兴、赵声分任正副部长。决定占领广州后,由黄兴率一军出湖南趋湖北;由赵声率一军出江西趋南京;长江流域各省由谭人凤、焦达峰等率兵响应。然后各军会师南京,即行北伐。随后, 一面发动广州新军、防营、巡警及当地会党参加起义,一面以同盟会会员为骨干,组成一支 800 人的敢死队,预定 4 月 13 日起义。不料在 4 月 8 日,同盟会员温生才单独行动,枪杀了清朝署理广州将军孚琦。广州全城戒严,形势紧张,起义部署被打乱,参加起义人数大减。黄兴潜入广州,临时将原定十路进兵的计划改为四路,黄兴率一路集中力量攻打总督署,其他三路分别由姚雨平、陈炯明、胡毅生负责,并决定将起义日期推迟到 4 月 27 日(阴历三月二十九日)。起义前,黄兴、林觉民、方声洞等敢死队员写了绝命书, 表示誓死疆场的革命决心。4 月 27 日下午 5 时 30 分,黄兴率领 200 人的敢死队,攻入总督署。总督张鸣岐闻讯逃走。黄兴放火烧毁督署后,乃分兵攻袭督练公所等处,与敌人发生激烈的遭遇战,一夜之间杀死清军甚多。姚雨平、陈炯明、胡毅生起义发动后未率部响应,致使黄兴所率的队伍孤军作战, 多数战死,其中著名的有林时爽、方声洞等。喻培伦、林觉民受伤被俘后, 大义凛然,慷慨陈词,英勇就义。黄兴,朱执信等少数人受伤后化装逃脱。事后,广州革命志士设法收殓死难烈士遗体 72 具,合葬于广州城外东北郊的黄花岗,因而,这次起义又称为黄花岗起义。

(梁义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