荆襄流民起义

(Jing Xiang liumin qiyi)指明中期湖北荆州、襄阳一带的流民起义。明朝初期,政府对人户的控制比较有效,但到明中叶时,随着土地兼并的剧烈和赋役的苛重,“逃户”和“流民”日益增多。当时流民聚集得最多的是荆襄地区。荆襄的郧阳地区,在湖广、河南、陕西、四川四省交界处, 延蔓数千里,山深地广,有大量空闲荒地,是流民屯聚开垦的理想地区。长期以来,许多破产农民流亡到这里垦荒开矿,到成化年间,聚集到这里的流民已达 150 万人以上。为了加强这对一带的控制,天顺八年(1464)明朝政府特地添设湖广布政司参议一员,专门管理制、襄、南阳三府流民事宜。由于明政府履次强令驱散流民,成化元年(1465),荆襄流民在刘通、石龙领导下举行了起义,刘通称王,国号汉,年号德胜,设将军、元帅、国师、总兵等官。众至 4 万人,分作 7 屯,且耕且战,分兵进攻襄、邓、汉中。明朝政府急忙派工部尚书白圭、湖广总兵李震前去镇压。次年,刘通、石龙被俘牺牲,起义暂时失败。但连续几年旱灾,流民仍源源不断地进入荆襄山区。到成化六年(1470)李原和小王洪又举起反抗的大旗,李原自称太平王,聚众数万,置总兵、先锋等官,受到百万流民的拥护。次年都御史项忠督军 25 万,分八道进攻。李原等被俘牺牲,流民被强迫遣散,沿路被杀和因饥饿瘟疫而死的达数十万人,史称“兵入,尽草剃之,死者枕藉山谷”(《明宪宗成化实录》卷 98)。项忠立起一块《平荆襄碑》纪功,人们称它为“堕泪碑”。由于社会矛盾没有解决,饥饿交迫的农民入山就食,势不可止,成化十二年荆襄流民又集聚到几十万人。为了解决这一问题,祭酒周洪谟乃著《流民说》, 主张安抚。明廷采纳了这项建议,命都御史原杰经略郧阳,抚定流民。于是有 96000 多户,近 40 万流民于当地附籍。荆襄地区的流民问题,暂时得到解决。

(马克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