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马光与资治通鉴

(si maguang yuzizhitongjian)司马光(1019—1086),字君实,宋代史学家、政治家与文学家。陕州夏县人(今山西夏县)。出身官僚世家, 早年中进士科,历任天章阁待制兼侍讲、知谏院事、龙图阁直学士、御史中丞等职衔,是反对王安石变法的首要人物。后退居洛阳 15 年。宋哲宗继位后, 任门下侍郎、尚书左仆射,主持变更新法,史称元祐更化,不久后病死。死后谥温公。著作极多,现有《司马温公文集》及《资治通鉴》等数种流传。

《资治通鉴》是一部编年史体裁通史。此书主要部分编写于司马光退居洛阳时期。在此之前,他曾写《通志》八卷,记述战国至秦二世时期的历史,宋英宗阅读后,命他写《历代君臣事迹》,成为《资治通鉴》一书的前身。宋王朝为使此书编写成功,给予司马光以优厚的条件,可以自选助手,观阅龙阁、天章三馆的皇家藏书,宋神宗因为此书“鉴于往事,有资治道”(《资治通鉴》《序》)而赐名《资治通鉴》,并预为之作序,并赐以“颖邸旧书2400 卷”(《宋史》卷 336《司马光传》)。经 19 年努力,于宋神宗元丰八年(1085)全部完成。记述事迹上起周威烈王二十三年(前 403),下至后周显德六年(959),共 294 卷。所取材料“其在正史外,⋯⋯唐以来稗官野史,暨百家谱录、正集、别集、墓志、碑碣、行状、别传,亦不敢忽也。”

(《文献通考》《经籍考》)所采诸家杂史约略 222 家。《资治通鉴》的编纂是严谨周密的。司马光的助手刘攽、刘恕、范祖禹均为历史专家,他们分工仔细阅览原始文献,对内容进行抉择辨析,然后写成长编,有些长编相当长,如范祖禹编《唐纪长编》就有 600 卷。最后由司马光将长编加以删定,

形成初稿,如《唐纪长编》经司马光的删定,成为 81 卷。这种编纂方法是司马光的创举。《通鉴》除本书外,还有《通鉴考异》、《通鉴目录》两书作为辅助。《考异》一书指明了司马光考定史事及年代的依据,并及取舍要点。

《目录》一书是《资治通鉴》的提纲。这种著作方式也是司马光的创举。《资治通鉴》发展了编史体裁,为后代开拓了新的编写领域,史料价值极高,保存了大量原始资料,也使古代政治史资料得以系统化。但它过于偏重政治史, 疏于制度、社会史。书中史论,以及史料抉择都体现了司马光的社会思想、哲学意趣和史学取向。

(张立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