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启超

(Liang Qichao 1873—1929) 中国近代资产阶级改良派领袖。字卓如,号任公,又号饮冰室主人。广东新会人。少年时就学学海堂。17 岁中举人。1890 年(光绪十六年)读《瀛环志略》及江南制造局翻译的西方书籍, 初步接触资本主义文化。同年秋,拜康有为为师,协助编校《新学伪经考》、

《孔子改制考》。1895 年进京参加会试,时值清政府与日本签订丧权辱国的

《马关条约》,遂与康有为一起联络在京各省举人发动“公车上书”,要求迁都抗战,变法图强。协助康有为创办《万国公报》(后改名《中外纪闻》), 宣传西学。参与发起强学会,任书记员。1896 年 8 月赴上海任《时务报》主笔,发表《变法通议》等多篇论文,批判封建专制制度,宣传变法维新,主张君主立宪。文章观点新颖,议论风发,文字流畅,富于感情,影响甚大, 由此成为资产阶级改良派最著名的宣传家。同年底,赴澳门和康广仁等创办

《知新报》。1897 年 11 月应湖南按察使黄遵宪的邀请,赴长沙任时务学堂中文总教习,继续宣传变法维新,提倡民权。为守旧派所不容。1898 年春到北京,联络各省在京会试举人先后上书请求拒俄变法、废除八股取士制度。协助康有为发起和组织保国会,宣传“保国保种保教”。百日维新开始后, 光绪帝召见,赏六品卿衔,办理译书局事务。受军机大臣及总署委派,仿照日本学校制度,草定京师大学堂规章。戊戌变法失败后逃亡日本。1898 年 12 月在横滨创办《清议报》,抨击以慈禧太后为首的顽固政府,鼓吹保皇维新。1899 年 12 月赴檀香山,一面发展保皇会组织,一面为国内自立军勤王运动筹款。1900 年 8 月到上海准备参加自立军起事,旋因武汉自立军失败,转赴南洋和澳洲。次年 5 月到日本。1902 年在横滨创办《新民丛报》,一面着力介绍西方资产阶级社会政治学说,进行思想启蒙;一面宣扬立宪保皇,与资产阶级革命派展开论战。他坚持改良,反对暴力革命;坚持君主立宪,反对共和制度,甚至主张“开明专制”。遭到革命派激烈批判。1906 年清政府宣布“预备立宪”后,起而呼应,和康有为一道把保皇会改为宪政会。1907 年10 月创立政闻社,发刊《政论》杂志,声明遵守清朝法令,绝不干犯王室尊严和扰乱治安。同时又表示要把“与革党死战”放在“第一义”。1911 年(宣统三年)武昌起义爆发后,于 11 月间潜赴沈阳,待机入京,后因时局不利, 折返日本,一时进退维谷。1912 年 10 月回国,受到临时大总统袁世凯的礼遇。12 月在天津创办《庸言报》,发表过许多关于行政、理财、司法等方面的文章。1913 年 2 月加入以黎元洪、张謇为首的共和党。5 月共和党与章太炎的统一党、汤化龙的民主党合并为进步党,被推为理事。反对孙中山领导的“二次革命”,拥护袁世凯,出任熊希龄内阁的司法总长,后改任币制局总裁。1914 年 12 月辞职,避居天津。1915 年针对袁世凯复辟帝制的阴谋, 发表《异哉所谓国体问题者》,反对变更共和国体,传诵一时。并策动蔡锷起兵反袁,1916 年先后出任两广护国军都司令部总参谋、广东肇庆军务院抚军兼政务委员长。8 月组织“研究系”政客集团,投机政治。1917 年 7 月反对张勋复辟,为段祺瑞讨伐张勋起草檄文。1919 年五四运动后,专心致力文化教育事业,宣扬资产阶级文化思想,反对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晚年在清华学校讲学,写出《清代学术概论》、《墨经校释》、《近三百年中国学术史》等几部颇有价值的学术著作。一生著作极富,编为《饮冰室合集》。

(房德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