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持久战

(Luncijiuzhan) 是毛泽东论述有关中国抗日战争基本问题的光辉著作。抗日战争爆发后,国民党军队节节败退,大片国土沦陷,使一部分群众产生了对抗战的悲观情绪。国民党政府中以汪精卫为代表的投降派宣扬“再战必亡”论。以蒋介石为首的亲英美派则希望依赖外力的援助或日本国内的变化,迅速结束战争。速胜论也使一些共产党人产生轻敌思想。肩负着领导抗战责任的共产党必须给全国人民指明胜利的前途,必须彻底批判亡国论和速胜论。为此,1938 年 5 月,毛泽东在延安抗日战争研究会上发表了《论持久战》的讲演。

毛泽东指出:抗日战争是半殖民地半封建的中国和帝国主义的日本之间在 20 世纪 30 年代进行的一场决死的战争。战争双方存在着互相矛盾着的基本特点,即敌强我弱、敌小我大,敌退步我进步,敌失道寡助

{ewc MVIMAGE,MVIMAGE, !99900320_0292-1.bmp}

我得道多助。这些特点规定了和规定着双方一切政治上的政策和军事上的战略战术,规定了和规定着战争的持久性和最后胜利属于中国而不属于日本, 亡国论和速胜论都是没有根据的,是战争中的唯心论和机械论。毛泽东科学地预见了持久战的发展过程。第一阶段是敌之战略进攻、我之战略防御时期; 第二阶段是敌之战略保守、我之战略进攻时期;第三阶段是我之战略反攻、敌之战略退却时期。毛泽东指出:“兵民是胜利之本”,“战争的伟力之最深厚的根源,存在于民众之中。”因此,必须坚持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总方针,对全国军民进行广大的政治动员,发动其全部积极性,这样才能争取最后胜利。

{ewc MVIMAGE,MVIMAGE, !99900320_0292-1.bmp}

《论持久战》的发表有力地批驳了亡国论和速胜论,给全国人民指出了抗战胜利的前途,鼓舞了全国人民争取抗战胜利的信心,成为中国人民打败日本侵略者的强大思想武器。它是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解决抗日战争问题的光辉典范,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的军事科学,也是重要的哲学著作。

(欧阳礼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