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代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

(qingdai zibenzhuyi mengyade fazhan) 即清代康雍乾时期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重复出现及扩展。中国资本主义萌芽最初发生在明代中后期,明清之际战乱频仍,发展中断。康熙、雍正、乾隆时期社会相对稳定, 生产得到了恢复和发展,农民的人身依附关系松弛,生产水平不断提高,并向商品生产转化;手工业匠籍制度废除,私营手工业兴起,打破了官手工业的垄断,商品生产的比重加大;商品交流日益扩大,银钱业繁兴,商业中心增多,全国统一大市场形成,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又在原来的基础上得到发展, 主要表现在手工工场的扩展、包买主的活跃和经营地主的出现等方面。手工工场和使用雇工进行生产的作坊比明代更为发展,主要特点:①生产规模扩大,资本数额增加,使用劳动力增多,分工更加细腻。如矿冶业中,陕西、川北秦岭大巴山的铁厂包括烧炭、采煤、冶炼、铸造、运输等生产环节,类似联合性企业,其铁厂由“厚资商人”出本钱,每厂雇募匠人 3000 人左右(严如熤《三省边防备览》卷 10)。江西景德镇陶瓷手工工场和作坊逾千,平均每个工场或作坊雇工以百计,内部分工细密,有 17 个以上工种。②雇工与雇主间渐少封建关系,或纯为雇佣关系。如苏州染纸作坊,雇工与坊主“平等相称”,“无主仆名分”,雇工“按日按工”领取货币工资,也可辞工不做

(《江苏省明清以来碑刻资料选集》第 66~72 页)。云南铜厂使用的劳动力有三种,即亲身兄弟、常用雇工、临时工,后两种由场主按月付给工钱,去留自由。③分布广。分布的行业从棉织、丝织、陶瓷、造纸、矿冶扩大到制糖、制盐、木材加工、航运、造船等。分布的地区从江南、东南沿海扩大到华北、西北、西南等地区。包买主是商人支配生产,主要有四种形式:①通过预付贷款或借垫资金,控制产品,如安徽六安,茶商隔年预放款项给茶农, 清明后前往收茶;②以原料换取产品,如江、浙地区,商人以棉花换取农民织成的纱、布;③分发原料、工具、酬金直接控制生产,如苏、杭等地开设帐房,组织丝织生产;④包买产品,自行设厂加工,如漳、泉商人至江西瑞金开设烟厂。农业生产采用雇工方式经营,兼办油坊、酒坊等作坊,经营地主出现,如乾隆中广东安定县柯氏兄弟经营槟榔园,与租佃地主不同:①生产规模大,生产条件好;②商品生产为主;③雇工剥削为主。资本主义萌芽虽然在一定程度上和一定范围内得到发展,但是由于官府抑商政策的压迫、农业和家庭手工业的顽固结合、商业资本转投土地和高利贷、行会和行帮组织的束缚,它的发展是艰难、曲折和极其缓慢的。

(单福海 何本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