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藩之乱

(Sanfan zhiluan) 清康熙年间发生的三个汉姓藩王的叛乱。三藩即镇守云南的平西王吴三桂,镇守福建的靖南王耿精忠(耿仲明之孙),镇守广东的平南王尚可喜之子尚之信。他们割据一方,恣意妄为,鱼肉百姓,大为民害,且又拥兵自重,成为清廷的心腹大患。吴三桂有八旗兵 53 佐领,绿

旗兵 10 营,耿、尚各有15 佐领和若干绿旗营,共计 10 万多人,军费开支“几耗天下财富之半”;在云、贵专横跋扈,“用人,吏部不得掣肘。用财,户部不得稽迟。”(《庭闻录》卷 4)甚至向全国选派官吏,称“西选”。耿、尚二藩也皆专擅一方,渐成尾大不掉之势。康熙初年,为了阻遏三藩势力的膨胀,清廷命吴三桂交还大将军印,停止用人题补权,但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圣祖亲政以后,以三藩为三件大事之一,书宫中柱上,夙夜忧心,筹思铲除之策。康熙十二年(1673)三月,尚可喜请求告老回辽东,以子之信袭爵,圣祖准其告老,令其撤藩回籍,但不准其子袭爵。吴三桂受其牵动, 也假意请求撤藩。朝中为此发生争论,多数大臣反对撤藩。圣祖认为:“今日撤亦反,不撤亦反,不若先发。”(《清史稿》卷 269《明珠传》)于是乾纲独断,毅然下令撤藩。当年十一月,吴三桂闻撤藩令立即发动叛乱,杀巡抚朱国治,总督甘文焜自杀。自称天下都招讨兵马大元帅,发布檄文,以恢复中华为号召,挥兵攻入湖南。广西、四川响应叛乱。十三年三月,耿精忠据福建叛。不到半年滇、黔、湘、川、桂、闽六省皆叛。十五年尚之信据广东叛。同时,战乱扩大到赣、陕、甘、等省。面对险恶的形势,圣祖临危不乱,首先打击元凶,杀吴三桂之子吴梦熊,派兵阻击湖南、四川之叛军, 固守江西。对于耿、尚二藩则暂时停撤。由于军事部署得宜,策略掌握灵活, 到十六年渐渐扭转了战局。耿、尚二藩叛而复降,陕西几经反复终于平服。吴三桂取得湖南后,举棋不定,几十万大军游弋江上,毫无进取。清军倾全力进攻湖南,收复大片被占地区。吴三桂为作垂死挣扎,于康熙十七年三月在衡州(今湖南衡阳)称帝,国号大周,改元昭武。他坐困一隅,于当年八月忧忿而死。其孙吴世璠继立,退居贵州。清军奋力猛进,十八年收复湖南, 十九年收复四川,二十年十月下昆明,吴世璠服毒自尽,三藩之乱遂平。自此取消了藩镇制。平定了历时八载,蹂躏十省的叛乱,消除了地方割据势力, 有利于国家统一,有利于开发边疆。

(张立生 何本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