丝绸之路

(Sichou zhilu) 汉代从长安经河西走廊、天山南北通往中亚西亚各国的贸易通道,因有大量的中国丝绸经此西运,故称为丝绸之路。汉以前, 中国丝绸已经西北各民族之手少量地辗转贩运到中亚、印度。西汉初年,河西走廊曾先后为乌孙、月氏、匈奴所占,西域地区各小国亦为匈奴所控制, 汉与西方的道路难以直达。汉武帝元光二年(前 133)以后,西汉政府开始大规模反击匈奴。元朔二年(前 127),卫青率汉军收复河套以南地区,解除了匈奴对长安的威胁。元狩二年(前 121),霍去病率军西征,大败河西匈奴军。匈奴浑邪王率 4 万人降汉。西汉政府在河西走廊建立了酒泉、武威、张掖、敦煌四郡,打开了汉通西域的道路。以后又从敦煌到盐泽筑造了很多烽燧亭障,以防御匈奴南侵。前 77 年汉兵攻克当道的楼兰国,更其名为鄯善,

将其国都迁至以南的扜泥城。前 60 年汉置西域都护,屯田于乌垒城,以保西域通道。至此丝绸之路日益畅通,大量丝绸锦绣沿此路不断西运,同时西域各国的“珍奇异物”也输入了中国。此后,王莽当政和东汉期间,西域曾几度因政局波动暂与汉廷短时中断联系,但商业往来并未受到很大影响。通过这条丝绸之路,汉与欧、亚、非各国经济文化的交流达 300 年。这条丝绸之路,大致说,东起汉长安,西行上陇坂,通过河西走廊的武威、张掖、酒泉、敦煌四郡,出玉门关或阳关,穿过白龙堆,先到楼兰。由楼兰分南北两道。北道自此向西,沿孔雀河至渠犁、乌垒、轮台,再往西经龟兹、姑墨(今新疆阿克苏)至疏勒(今新疆喀什)。南道自鄯善的扜泥城,西南沿今车尔臣河,经且末、扜弥、于阗(今新疆和田)、皮山、莎车至疏勒。由于千余年戈壁沙漠向南移徙,致使南路东段逐渐沙漠化,伊循、扜泥诸古城均为沙漠所湮,所以今日的南路东段已远在古南道之南。永平十六年(73),东汉明帝派窦宪北攻匈奴取得伊吾卢(今新疆哈密)地,置宜禾都尉屯田,以阻截北匈奴南侵西域。此后,汉与匈奴曾互争伊吾卢而多次交战,终于迫使北匈奴西迁,汉政府遂开辟了新北道,改由敦煌向北到伊吾卢,然后西经柳中、高昌壁、车师前部交河城(今新疆吐鲁番),经焉耆,越天山至龟兹。再循汉北道西行抵疏勒。

(刘欣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