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民参政会

(Guomin canzhenghui) 抗日战争时期国民党政府被迫成立的咨询机构。抗战初期,国民党政府在全国人民抗日和政治改革的要求下,于 1938 年 3、4 月间召开国民党临时全国代表大会,通过了《抗战建国纲领》,规定要设立国民参政机关。4 月 12 日,公布了《国民参政会组织条例》。条例第一条规定“国民政府在抗战期间,为集思广益,团结全国力量起见,特设国民参政会。”规定国民参政会是一个咨询性质的机关,它只有听取国民党政府施政报告及询问建议之权,它的决议对国民党政府没有任何约束力。条例规定参政员总额 200 名,具体人选经国民党中央执行委员会决定后,由国民

政府公布。在 200 名参政员中,国民党员 88 人,共产党员 7 人,中国青年党

员 7 人,国家社会党员 7 人,社会民主党员 1 人,中华民族解放行动委员会

委员 1 人,余为无党派人士。国民参政会基本上是国民党独占的机关,而不是真正民意机关。但是,设立这个有中国共产党人和各党派及各界人士参加的政治机构是过去所没有的,这是一个进步。它给了各党派和各界人士一个公开发表政见的场所。

1938 年 7 月第一届国民参政会在武汉召开,随后迁往重庆,1947 年 5 月在南京举行了第四届第三次会议后宣布解散。成立之初,由于国共两党和其他党与无党派人士的努力,国民参政会对于团结全国人民,发扬抗日民主, 推动全面抗战,起了积极作用。随着形势的发展,国民党转而利用国民参政会混淆社会视听,制造反共摩擦。中国共产党坚持抗战,反对投降;坚持团结,反对分裂;坚持进步,反对倒退,在国民参政会上同国民党顽固势力进行了针锋相对的斗争,团结了广大中间势力,使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主张, 得到更加广泛的支持和拥护。抗战胜利后,国民党反动派阴谋发动内战,国民参政会亦成为其推行反共政策、鼓动内战,粉饰独裁的御用工具。但是, 反对内战、反对独裁的民主人士利用国民参政会的合法讲台,继续同国民党反动派进行斗争。随着全面内战的爆发,国民参政会日益不得人心,只好草草收场。

(欧阳礼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