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共产党第十三次全国代表大会

(Zhongguogongchandangdishisanciquanguodaibiaodahui)1987 年 10

月 25 日至 11 月 1 日在北京举行。列席来宾 96 人, 400 名新闻记者采访大会。这是一次系统阐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并据此制定全面改革纲领和经济发展战略的大会。邓小平宣布大会开幕。赵紫阳代表中央作了题为《沿着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前进》的报告。报告分为七个部分,主要说明深化改革是振兴中国的唯一出路,是人心所向,大势所趋,不可逆转;说明我国正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即我国已经是社会主义社会,还处在它的初级阶段。这是我国在生产力落后,商品经济不发达条件下建设社会主义必然要经历的特定阶段。在这个阶段,必须集中力量进行现代化建设,坚持全面改革和对外开放,必须以公有制为主体大力发展有计划的商品经济,必须以安定团结为前提努力建设民主政治,必须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努力建设精神文明。党的基本路线是:领导和团结全国各族人民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自力更生,艰苦创业,为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奋斗。总之,以经济建设为中心,

{ewc MVIMAGE,MVIMAGE, !99900320_0349-1.bmp}

坚持两个基本点,这就是我们的主要经验,这就是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的主要内容。报告将我国经济建设的战略部署大体分三步走。第一步,实现国民生产总值比 1980 年翻一番,解决人民的温饱问题。这个任务已经基本实现。第二步,到本世纪末,使国民生产总值再增长一倍,人民生活达到小康水平。第三步,到下个世纪中叶,人均国民生产总值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人民生活比较富裕,基本实现现代化。然后,在这个基础上继续前进。当前是要走好第二步。为此,必须坚定不移地贯彻执行注重效益、提高质量、协调发展、稳定增长的战略。着重解决好三个重要问题:把发展科学技术和教育事业放在首要位置,使经济建设转到依靠科技进步和提高劳动者素质的轨道上来;保持社会总需求和总供给基本平衡,合理调整和改造产业结构;进一步扩大对外开放的广度和深度,不断发展对外经济技术交流与合作。报告在“争取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新胜利”这部分中,列举了党在对社会主义再认识的过程中,在哲学、政治经济学和科学社会主义等方面发挥和发展的理论观点,认为它们构成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的轮廓,初步回答了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阶段、任务、动力、条件、布局和国际环境等基本问题,规划了我们前进的科学轨道。核心的问题是要破除离开生产力来抽象谈论社会主义的历史唯心主义观念,从根本上划清科学社会主义同种种空想的界限。大会通过了这个报告。大会还通过了《中国共产党章程部分条文修正案》,其中关于第二十一条第五段“党的中央军事委员会组成人员由中央委员会决定。中央军事委员会主席,必须从中央政治局常务委员会委员中产生。”改为“党的中央军事委员会组成人员由中央委员会决定”。大会还通过了中顾委、中纪委的工作报告。大会选出新的中央委员会,委员175 人,候补委员 110 人。中顾委委员 200 人,中纪委委员 69 人。11 月 2

日十三届一中全会选出中央政治局委员 17 人:万里、田纪云、乔石、江泽民、李鹏、李铁映、李瑞环、李锡铭、杨汝岱、杨尚昆、吴学谦、宋平、赵紫阳、胡启立、胡耀邦、姚依林、秦基伟;候补委员丁关根 1 人。政治局常委 5 人: 赵紫阳、李鹏、乔石、胡启立、姚依林。中央委员会总书记赵紫阳,书记处

书记胡启立、乔石、芮杏文、阎明复,候补书记温家宝。中央军委主席邓小平,第一副主席赵紫阳,常务副主席杨尚昆。全会批准了中顾委、中纪委人选。中顾委主任陈云,中纪委书记乔石。

(李起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