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代的捐纳与捐输

(qingdai de juanna yu juanshu)捐纳是中国封建皇朝以授予官职(有虚衔或实衔)取得捐资的办法。始于秦汉,秦始皇因蝗灾而准许纳粟千石拜爵一级;汉文帝采纳晁错谏议,准予入粟赎罪或拜爵。以后历代常因筹饷、赈灾、备边或兴办工程等事,以捐纳为筹措经费来源。捐资者交纳金钱或粟米,即可得到官爵或褒奖。明景泰中,初定捐例(捐官章程),使捐纳制度化。清代捐纳有两类:一为暂行事例,因救荒,河工,军需开捐,事毕即停;一为现行事例(即常行事例),捐贡生、监生、捐加衔、封典等。文职官中,京官可捐至郎中,地方官可捐至道员;武职官可捐千、把总至参将。捐纳有常捐,有大捐,常捐只捐出身、虚衔,大捐则可捐实官。清前期, 曾因军饷或兴办工程开办过暂行事例。乾隆十年(1745)开始举办现行事例。鸦片战争以后,财政支出激增,兼之战争、灾荒等不时发生,于是在广开捐例,平民、官员都可以报捐。捐事由户部捐纳房掌管,部库和各省都可收捐。咸丰年间,为镇压太平天国筹饷,曾准各省开捐。捐纳依等入资,如乾隆中, 捐一名监生银 108 两;贡监生捐知县银 3700 两,捐道员银 13120 两,捐京官

郎中 7680 两,等等。捐纳入资是清廷的一项重要财源,乾隆三十一年常捐

300 万两,占全国岁赋的 6.4%。嘉庆十八年(1813)常捐 400 万两,占全国岁赋的 9%。暂行事例捐额数字更大,嘉庆中达到 8000 万两。清后期,捐纳收入有时年达 8900 多万两,少的时期为 1000 多万两。在财政收入中所占比重,一般为 10%以上,最高年达 48%,大大缓解了财政危机。由捐纳授官是科举选官的一种补充,为地主、商人跻身官吏队伍开方便之门,扩大皇朝统治的阶级基础。当然,入资授官使官吏冗滥,出资之人刻意追求“肥缺”, 上任后唯敛财是务,不顾国计民生,导致贪污成风,吏治腐败。

捐输是封建皇朝根据“报效”银数的多寡予以某种奖叙。清代,凡按照朝廷规定的捐官办法输纳银两,或对地方兴修文庙、城池及其他公共建筑物而捐献银两,或向皇帝报效的银两,统称捐输,乃是为了增加财政收入而采取的勒索苛派手段。在财政收入中,列有捐输名目,依等入资,捐输者有两类,一类是个人,按规定个人捐输白银自一万至十万两者,分别赏给文官盐运使衔或武官副将等衔,捐马百匹的官员给予纪录之奖,运丁三年多交米三百石给予顶戴,各省盐商、士绅“报效”巨款分别给予不同奖励;另一类是地区,凡各省、府、州、厅、县捐输到一定数额,可以增加科举考试中的优遇,即所谓广乡试中额和生员学额。以上两种办法交相使用,称为“劝捐”。又,《辛丑条约》后,为筹集赔款之费,在四川等省征收的田赋附加税,亦名“捐输”。

(单福海 何本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