庆历新政

(Qingli xinzheng) 北宋仁宗庆历年间由范仲淹主持的社会改革。宋仁宗时期(1023—1032)宋朝的社会、经济、政治,以及军事都面临巨大问题,集中表现为冗兵、冗员、冗费等现象严重。庆历三年(1043),仁宗以范仲淹为参知政事,富弼、韩琦为枢密副使,他们以整理吏治为中心,条陈十事,推行新政。范仲淹,字希文,苏州吴县人(今江苏吴县)。长期从仕, 有政绩。曾多次提出革新倡议,支持者有欧阳修、杜衍等名大臣。庆历新政的主要内容有以下几方面:①明黜陟。改变过去文官三年、武官五年一磨勘的旧例,根据政绩,可以破格提前晋级,也可延期或停职,以求改变“人人因循,不复奋励”(《续资治通鉴长编》卷 143)的状况。为此择派官长, 巡视地方,以执行新政。这对改变冗官问题有一定作用。②抑侥幸、精贡举。改变恩荫之制,防止恩荫过滥现象再度出现。同时改变科举之制,避免凭词赋取士,而注重品德与办事才能的考核。这亦对改变冗员问题,整顿吏治有一定作用。③均公田。具体方法是:“外官职田有不均者均之。有未给者给之,使其衣食得足。”(同上)。公田即职田。主要目的在使官吏廉洁奉公, 同时抑制官僚大地主的兼并之势。④劝农桑、修水利。具体方法是兴修水利, 减轻徭役。主要目的在发展生产,增加政府收入,以应付冗费问题。⑤覃恩信、重命令。扩大宣传,使百姓感受到皇帝恩泽,取信于民。这有利于提高老百姓的信心,以忠心护卫宋王朝。范仲淹庆历新政执行范围有限,施行亦不甚系统,但仍受到反对派猛烈攻击,以结朋党为名排挤他。一年多后,新政被彻底放弃,范仲淹被挤出朝,支持者先后遭贬。新政失败的主要原因是它触动了一些名臣、大官僚的实际利益。庆历新政成为王安石变法的先导。

(张立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