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产国际

(Gongchan guoji) 即第三国际。全世界共产党和共产主义组织的国际联合组织。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后,第二国际陷入破产,列宁为团结各国革命左派,建立共产国际,进行了一系列工作。俄国十月革命的胜利,各国革命运动的发展和一些国家共产党的建立,进一步为第三国际的建立奠定了基础。1919 年 3 月,在莫斯科召开共产国际第一次代表大会。列宁主持大会。大会通过了《共产国际的行动纲领》、《告全世界无产者》等文件,宣告共产国际的成立。大会成立了共产国际的领导机构——执行委员会和执行局。共产国际的任务是宣传马克思主义,团结各国工人阶级和广大劳动群众, 为推翻帝国主义和资本主义统治,建立无产阶级专政,消灭剥削制度而斗争。总部设在莫斯科。凡参加共产国际的各国共产党都是它的支部,共 57 个。共产国际从成立到 1923 年,是它活动的初期阶段,共召开 4 次代表大会。 1920 年 7、8 月间召开了第二次代表大会。列宁在开幕式上作了《关于国际形势和共产国际基本任务的报告》,阐明反对机会主义的必要性和艰巨性。大会通过列宁拟定的参加共产国际的二十一条件及《土地问题提纲》、《民族和殖民地问题提纲》。 1921 年的三大和 1922 年的四大先后发出“到群众中去” 的号召,提出建立具有广泛统一战线基础的“工人政府”的口号。共产国际在活动的初期阶段,在列宁领导下,进行了反对机会主义的斗争,捍卫了马克思主义的纯洁性,促进了许多国家共产党的建立,帮助了各国年轻的共产党成长。但它对世界革命形势的估计一度脱离实际,认为世界革命的条件已全面成熟,近期任务是在世界各国“立即夺取政权”,“建立世界苏维埃共和国”。从 20 年代中期到 30 年代初期是共产国际活动的中期阶段,先后于

1924 年和 1928 年召开了第五和第六次代表大会。在这一时期内,它把社会民主党和法西斯党等同看待,甚至把社会民主党的左翼也视为主要打击对象。这种左倾错误妨碍了统一战线工作的开展,给反法西斯斗争带来了不利影响。1935 年共产国际召开了最后一次代表大会——“七大”,制定了反法西斯的策略方针。随着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的发展及各国内部情况和国际形势的复杂变化,共产国际原有组织形式已不能适应形势的需要,经各国共产党一致同意,于 1943 年 6 月宣告解散。

{ewc MVIMAGE,MVIMAGE, !99900320_0506-1.bmp}

(段炳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