禁军与厢军

(jinjun yu xangjun) 两宋军队种类。“宋之兵制⋯⋯天子之卫兵, 以守京师,备征戍,曰禁军;诸州之镇兵,以分给役使,曰厢军⋯⋯”(《宋史》卷 187《兵制》)。禁军为北宋时期的正规军队,包括皇帝亲兵。集中于京师,有捧日、天武、龙卫、神卫等号。也曾屯驻,驻泊、就粮于各地, 是人数最多、素质最好、武备精良的军种。分别由殿前司、侍卫亲军马军、步军司三衙统属。捧日等军又以兵力情况分为厢、军、指挥(营)、都四级编制。后又特立粮禁兵,常戍地方。宋神宗时,实行将兵法,开封府各县及各路多数禁兵组成将的编制,各地将编额不定,而东南地区固定为十三将, 称系将禁兵,未编者为不系将禁兵。禁兵又采用唐制,五十人为一队。此时在京禁军未采用将编制,是机动力量。禁军士兵多从社会上雇佣,也有从厢军、乡兵中选拔素质优等者充任。人数最多时达 80 余万。宋朝末叶兵制松弛,

京师三衙仅有 3 万余人,北宋灭亡时,禁军主力溃散。南宋时期,禁军地位下降,不是作战主力,专供杂役。

厢军为两宋时诸州之军。“厢兵者,诸州之镇兵。”(《宋史》卷 189

《兵制》)厢军内总于侍卫司。也有一军分镇于数州的情况,有的则镇一州兼屯数州。京城诸司厢军有五,隶于宣政院管理,不同于各州,各自担负镇戍之责。厢军中壮勇者多拣选为禁军,余者为厢军驻本城,没有更戍之役。北宋时期,厢军更多从使役力,不为战争主力。厢军士兵来自招募、流放罪犯,以及禁军中淘汰的士兵。诸州厢军一般分为两级,即都和指挥。部分有军一级设置。名义上又有马军与步军之区别。马军和步军分属侍卫亲军、马军司和步军司三衙统帅。宋仁宗时期曾分为教阅与不教阅二种。神宗时期教阅厢兵升为下禁军,仁宗时仅作禁军使用,常按指挥分驻各州府。厢兵又全部为役兵。南宋时期各地驻军成为主要战斗部队,渐代禁军地位。

(张立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