波茨坦会议

(Bocitan huiyi) 1945 年美、英、苏三国首脑在德国波茨坦举行的会议。1945 年 5 月欧洲战争结束后,反法西斯战争接近最后胜利,美、英、苏三国赖以结盟的基础逐渐削弱,矛盾日益尖锐。但日本尚未打败,三国仍需协调行动继续保持合作。三国首脑杜鲁门、丘吉尔(后期为艾德礼)和斯大林遂于 1945 年 7 月 17 日 8 月 2 日在柏林西南的波茨坦举行会晤。会上斗争激烈,杜鲁门将原子弹试验成功的消息告之斯大林以向苏联示威。经过妥协,会议取得如下成果:讨论了占领德国的基本原则,规定解除德国武装, 解散纳粹组织,分散德国经济,消灭德国作战潜力,在民主的基础上重建德国的政治生活,并确定了赔偿办法;承认波兰临时统一政府,初步确定波兰西部边界为奥得—尼斯河,但泽和东普鲁士南部划归波兰;东普鲁士北部和哥尼斯堡划入苏联;苏联重申对日作战的承诺。此外,会议还就成立外长会议,准备对意、匈、保、罗、芬的和约达成一致协议。会议最后通过了《苏、美、英三国柏林会议议定书》和《柏林会议公报》。此次会议及时调整了三大盟国的关系,维持了英、美、苏的同盟,解决了欧洲战争结束后的一系列迫切问题,巩固了欧洲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成果,有利于加速对日战争的结束。为建立战后世界新秩序奠定了基础。会后美、英与苏联的矛盾进一步加深。

(杨宁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