布尔什维克

俄文音译,意为多数派。1903 年在俄国社会民主工党第二次代表大会上形成的拥护列宁的多数派政党组织。俄国社会民主工党于 1898 年成立后,尚未制订出党章和党纲,党的组织也不够成熟。列宁在“彼得堡工人阶级解放斗争协会”和在国外出版《火星报》的活动为进一步建党作了理论上和思想上的准备。1903 年 7 月召开俄国社会民主工党第二次代表大会。会上就党纲、党章问题展开争论。由于列宁的坚持,党纲中写入了无产阶级专政的条文。讨论党章时,在入党条件问题上出现尖锐分歧。列宁主张凡承认党纲,在物质上帮助党并参加党内某一组织者,皆可成为党员。以马尔托夫为首的一些人反对把参加党的一个组织作为入党条件。结果大会通过了马尔托夫的条文。但在选举党中央委员会和党机关报《火星报》编辑部时,拥护列宁的占多数,被称为布尔什维克。马尔托夫派占少数,被称为孟什维克。从此俄国社会民主工党内出现两个对立的政治派别。布尔什维克在列宁的领导下,进一步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的无产阶级专政学说,进行争取民主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的斗争。布尔什维克的理论和策略被称为布尔什维克主义。1912 年俄国社会民主工党布拉格代表会议上把孟什维克开除出党。布尔什维克成为新型的无产阶级政党。1918 年 3 月根据列宁建议改名为“俄国共产党(布尔什维克)”, 1925 年易名为“苏联共产党(布尔什维克)”, 1952 年在苏共第十九次代表大会上改名为苏联共产党。

(高晓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