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代的盐法

(qingdai de yanfa)即清代管理盐的产制运销的制度、盐政法令和则例。沿用明制,因时因地而有所变更。所产有海盐、井盐和池盐三种,全国内地 11 个产盐区中有 7 区产海盐:长芦、奉天、山东、两淮、浙江、福建、广东;有两区产井盐:四川、云南;两区产池盐:河东、陕甘。制作方法, 海盐有晒法、煎法,池盐皆晒,井盐皆煎。论质量、味道,海盐最佳。论成本,晒法最低。设盐政管理各大盐区,盐政由总督、巡抚兼任,由户部山东司稽察,宣统二年(1910)由户部尚书兼任督办盐政大臣总摄。各省或设盐运使司,或设盐法道管理盐务,下设盐务分司、盐课司、批验所及巡检司等机构,分办事务。各大产盐区设场生产,划区域销售。长芦设 8 场,行销两

省;奉天设 8 场,行销 3 省;山东设 8 场,行销 4 省;两淮设 23 场,行销 6

省;浙江设 32 场,行销 4 省;福建设 16 场,行销两省;广东设 27 场,行销

7 省;四川有 26 州县设盐井,行销 6 省;云南著名盐井 26 个,行销本省;

河东盐设 3 场,行销 3 省;陕甘盐池,行销 2 省。盐的销售为官府和商人垄断,主要实行官督商销。盐商有总商,掌散商纳税;场商,主持收盐;运商, 主持销售。盐商卖盐要凭盐引,每大引两千几百斤,小引则一二百斤。只有道光中,陶澍在两淮实行盐票制,盐引、盐票并行。无引、票发卖之盐为私盐,官府明令禁止,违者处以重罪,穷民为了生计,铤而走险,敢于与官府对抗。海盐、池盐明代已多,清代井盐更趋繁盛,制盐业中资本主义生产关系有所发展。盐的总产量,康熙二十五年(1686)恢复到明嘉靖时的水平, 约计 5336 万多斤,嘉庆中达到 3 亿斤。政府征收盐课以充国用,盐课有三种: 向生产者征收的称灶课,向运销商人征收的称引课(又称正课),各项附加税称杂课。咸丰以后,又增收盐厘,归入地方财政。顺治中盐课银 56 万两, 数目尚微;乾隆十八年达 700 万两,占赋入总额 17%,仅次于田赋银;光绪末,盐课、盐厘共 2400 万余两,与田赋岁入相同,成为国家必不可少的巨大财源。

(单福海 何本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