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世宗胤禛

(Qingshizong Yinzhen 1678—1735)清朝皇帝。姓爱新觉罗。年号雍正,故史称雍正皇帝。清圣祖第四子,敕封雍亲王。在藩邸时,逢两度废太子,为谋储位暗结党人,培植羽翼,采用韬晦之策,博得父皇欢心。康熙六十一年十一月十三日圣祖崩逝,受遗命承继大统。以而立之年登极,洞悉下情,不满于政治废驰和办事因循苟且,即着手推行改革,刷新政治,“务期振数百年之颓风”(《雍正朝起居注》5 年 1 月 17 日条)。改革赋役、整顿吏治、调整生产关系是“政治一新”的重要举动。元年伊始,便决定实行“摊丁入地”,将康熙末固定了的丁银总数分摊到地亩中征收,这是一项益贫损害于国家有利的政策。二年实行耗羡归公,将征收钱粮的加耗提解藩库,由国家发给官员养廉银,以止滥收加耗和贪污之风。改定有关主佃关系的法令, 限制不法绅衿,开豁山陕乐户、绍兴惰民、宁国世仆、徽州伴当、广东旦户、常熟丐户、教坊司乐户等贱民为良,解决了数百年存在的矛盾,安定社会。为了加强皇权和稳固统治,屡变成法或采用异常手段:迭兴阿其那(允禩、塞思黑(允禟)、年羹尧、隆科多等人大狱,不惜杀戮亲兄弟,从而消除皇子反对派和功巨集团,打击朋党;用亲、郡王管理旗务,终结下五旗内的私属关系,八旗巨细事务皆听命于皇帝;六科划归都察院,台省合一,取消六科谏议权;七年始设军机处,协助皇帝处理军政要务,内阁庶务之权也被削夺;兴文字狱,御制《大义觉迷录》,目的在于达到控制反满思想。重视对少数民族地区和边疆的经营;元年至二年平定青海和硕特部罗卜藏丹津的叛乱;四年任命鄂尔泰为云贵总督,在“苗疆”(贵州)及云南、四川、广西部分地区实行改土归流,完成这些地区的社会改革;六年派兵入藏平叛,设驻藏大臣领军驻守;七年至十二年对西北用兵,征讨噶尔丹策零不利而划界相守。四年开始与沙皇俄国进行边界谈判,双方签订了布连斯奇条约和恰克图条约,划定了中俄中段边界。雍正是位奋发有为的君主,治国用人论才技而不限成例,鄂尔泰、张廷玉、田文镜皆非藩邸旧人也能受到宠任;勤于政务,以“朝乾夕惕”自励,孜孜求治,仅朱批奏折便有数万件之多,八年以后积劳多病。在位 13 年(1723—1735),上接康熙,下衔乾隆,为康雍乾盛世的承前启后者。十三年八月二十三日故世,葬于易州泰陵(清西陵)。秘密立储所定之储君弘历继立。今人冯尔康先生著有《雍正传》(人民出版社1985 年版)一书,对其一生作了确当的评价。

(单福海 何本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