捻军

(Nianjun) 太平天国农民战争时期北方的农民起义军。原称捻子或捻党。起源于清朝初年,是长期活动在安徽、河南、山东西部和江苏北部一带的民间秘密组织。主要成员是农民和其他劳苦群众,往往以数十人或数百人为一捻(皖北方言称一部、一股、一支为“一捻”),“自号为捻,不相统一”,进行抗粮、抗差、打富济贫等反对封建剥削和压迫的活动。太平天国的建立和胜利发展,给捻子以极大鼓舞。据河南的《巩县志》记载:“粤西洪秀全建太平天国,江南亳、颍、寿三州,山东曹县等处土寇(捻众)蜂起,首领张乐行、龚瞎子(得树)⋯⋯等望风附降,长驱河南,所向侵暴。” 1853—1854 年间(咸丰三年至四年),太平天国北伐军和北伐援军先后经过皖北、豫东,捻子纷纷起义响应。安徽泗县、灵壁、宿州,山东兖州、沂州、曹州等地群众也相继而起,势力逐渐壮大。1855 年 7、8 月间,张乐行在雉河集(今安徽涡阳)召集各地捻子首领会盟,被推为盟主,建国号“大汉”。张乐行称“大汉永王”(一作“大汉明命王”),制定《行军条例》19 条, 组成捻军,建立黄旗、红旗、蓝旗、白旗、黑旗军制。各旗人数或多或少, 没有定数。雉河集会盟标志着捻军由分散趋于统一,战斗力大大提高。他们以雉河集为中心,南至庐州(今合肥),东到洪泽湖,北迄徐州,西达河南归德,形成一个半径达 600 里的主要活动区域。但是,它缺乏严格的军事训练,没有一定的军饷和供给制度,不能克服原有的分散性等弱点,限制了它的进一步发展。1857 年,捻军渡淮河南征,与太平军李秀成、陈玉成部会师于安徽霍丘及正阳关等地,并接受太平天国领导,蓄长发,受印信,使用太平军旗帜,张乐行被封为“征北主将”,五旗将领亦各有封号。但他们“听封而不听调”,不出境远征,并保有自己独立的组织和领导系统。1858 年 6 月张乐行等部北上占领安徽怀远、临淮和凤阳等地,不久相继陷落。1860 年淮北捻军 3 万人在张宗禹等率领下,攻占苏北重镇清江浦(今淮阴)。是年加封张乐行为“沃王”。1861 年 3 月,龚得树率军配合太平军西征武汉,牺牲于途中。9 月,安庆失守,张乐行率军北归颍上。1863 年(同治二年), 以僧格林沁为首的清军攻陷雉河集,张乐行被捕殉难。 1864 年天京陷落, 标志太平天国革命失败。由张宗禹、任化邦率领的捻军与太平军余部赖文光联合坚持斗争,推赖为首领,改用新的流动战术,易步为骑,使捻军建成一支拥有 10 万人的骑兵武装力量。1865 年 5 月,在山东曹州(今菏泽)全歼清主力军僧格林沁马队,旋又击败湘军和淮军,声势复振。次年秋,捻军在河南许州(今许昌)分为东西两部。以张宗禹和张禹爵为首的一军赴西北, 联络抗清回众,为西捻军;以赖文光和任化邦为首留守中原,继续抗清,为东捻军。东捻军在鄂、豫、皖、鲁之间转战数千里,1867 年被李鸿章的淮军包围,主力军覆没,任化邦战死于江苏赣榆。1868 年初赖文光部覆没于扬州, 赖文光被执就义。1868 年 8 月,张宗禹败亡山东高唐徒骇河。捻军作为太平军在长江北岸的有力同盟军,坚持斗争 18 年,驰骋于江淮之间与大河上下, 促成了西北回民起义的爆发,有力地配合太平天国和北方各地的人民起义, 沉重地打击了清朝封建势力。

(梁义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