藩镇割据

(fanzhen geju) 唐朝中叶以后,一部分地方军政长官与中央相抗衡的政治局面。节度使始创置于睿宗景云二年(711),唐玄宗时期,陆续在边地设立了九个节度使和一个经略使,军、政、财大权逐渐集于节度使一身。安史之乱后,边疆节度使与内地采访使结合而成藩镇,大则称节度使,小则称观察使,形成了藩镇林立的局面,藩镇成为凌驾于州之上的一级权力机构。藩镇大致分为四种类型,一是割据型,以割据一方,不受朝命的河北三镇为主要代表;二是防遏型,以中原地区与中央关系密切的诸镇为主;三是御边型,主要分布在西北和西南边区;四是财源型,指唐后期中央政府财政收入主要来源的东南地区诸镇。藩镇割据局面的形成是安史之乱前后错综复杂的政治、军事形势和矛盾相互作用的结果。唐代宗初年(762)到唐德宗末年

(805),是割据形势发展时期。安史之乱后,朝廷分封安史降将为节度使, 继续分统原安史所占之地,河北的成德、魏博、卢龙三镇,再加上相卫(后为魏博所并)、淄青等镇,甲兵自缮、财赋自专、官吏自署,父子相袭,或部将继代,形成与中央抗衡的局面。各类藩镇最多时达 50 个左右,德宗虽有讨叛之举,但后期转为姑息,以求暂时安定。唐宪宗时期,采取军事讨叛与政治招抚两手,平抑藩镇获得成功。元和十二年(817),唐军雪夜袭蔡州(今河南汝南),擒吴元济,平淮西,引起连锁反应,淄青降,成德、卢龙二镇自请入朝,割据局面基本缓解。唐穆宗初(821)至唐懿宗末(874),长期战争与社会矛盾使中央实力大为削弱,河北降卒降将起而复叛,河北重又出现割据局面。武宗会昌四年(844)平定叛镇泽潞取得胜利,对稳定中央尚能有效行使控制权区域起了积极作用,但从全局看,割据形势仍在发展中。唐僖宗以后,藩镇相互混战、兼并,黄巢大起义瓦解了唐的统治,割据势力空前发展,兵战不休,一直延续到五代十国。北宋统一,才结束割据局面。藩镇割据作为唐中叶以后至五代十国这一时期的特殊历史现象,它的出现是有其复杂的社会背景和深刻的政治、经济基础的,是唐代中央与地方关系发展的必然结果。

(宁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