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津战役

(Pingjin zhanyi) 1948 年 11 月 29 日至 1949 年 1 月 31 日进行的。

国民党方面:由华北“剿总”总司令傅作义指挥的 4 个兵团、12 个军,共 50 多万人,部署在以平、津为中心的东起唐山、西至张家口的千里铁路线上。解放军方面:由东北野战军和华北野战军两大野战部队协同作战,加上地方武装共 100 万人。中共中央决定由林彪、罗荣桓、聂荣臻组成总前委,林彪为书记,统一领导平津地区一切事宜。人民解放军在战略上处于主动地位, 兵力对比上居于优势。平津战役全过程分三个阶段进行。第一阶段:分割包围,断敌逃路(1948 年 11 月 29 日至 12 月 21 日)。11 月 29 日,华北第 3 兵团向张家口外围据点发起攻击,先后占领柴沟堡、沙岭子等地,包围了张家口、新保安,切断了傅作义集团西逃的通路。东北野战军主力插向平津和津塘(沽)之间,先后占领通州、廊坊、杨村、军粮城等地,切断了平津和津塘间的联系,封闭了国民党军海运南逃的道路。两大野战军协同作战,依据中央军委“围而不打”和“隔而不围”的指示,完成了对傅作义集团的战略包围和战役分割任务。第二阶段:打掉两头,孤立中间(1948 年 12 月 22

日至 1949 年 1 月 15 日)。东北、华北野战军遵照中央军委和毛泽东先打两

头、后取中间的指示,逐次围歼新保安、张家口、天津的国民党军。12 月 22

日,华北第 2 兵团攻克新保安,歼敌 35 军两个师。23 日,张家口守军突围,

  1. 万余人被华北 3 兵团和东野 4 纵歼灭。1949 年 1 月 14 日,东北野战军向拒绝投降的天津守敌发起总攻,15 日攻占天津,全歼守敌 13 万多人,活捉天津警备司令陈长捷。塘沽守军 5 万余人,17 日从海上逃跑,塘沽解放。第三阶段:傅部接受改编,北平和平解放(1949 年 1 月 16 日至 1 月 31 日)。中共中央为保护古都北平,力争通过谈判实现和平接管。同时,又要求部队不放松强攻的准备。傅作义从 1948 年 12 月下旬开始与解放军正式谈判。经过

双方多次谈判,以及中共北平地下党组织和爱国民主人士的配合工作,于 1

月 20 日达成了和平解放北平的协议。傅作义率部接受和平改编,并将所辖 8

个军 25 个师全部开出城外,听候改编。1 月 31 日,人民解放军入城,北平

宣告和平解放。平津战役中人民解放军伤亡 3.9 万人,取得了歼灭和改编国

民党军 52 万人的伟大胜利,实现了就地解决傅作义集团的目标,基本上解放了华北全境,为其后人民解放军向全国进军创造了极有利的条件。

{ewc MVIMAGE,MVIMAGE, !99900320_0320-1.bmp}

(王宗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