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次鸦片战争

(Dierci yapian zhanzheng) 英、法等西方列强为扩大第一次鸦片战争所获权益而挑起的侵华战争。鸦片战争后西方列强不满足于已经取得的利益,急欲攫取更多的侵略特权。1854 年(咸丰四年)英国以“利益均沾”为据,曲解中美《望厦条约》关于 12 年后可议变通条款的内容,联合美、法向清政府提出全面修约的要求,包括中国开放全境,至少开放沿海城市及长江自由航行;鸦片贸易合法化;废除内地税;外国公使驻北京等。1856 年美、英、法第二次提出“修约”要求,除包括第一次提出的要求外,还有改造中国司法机关、释放被捕的法国传教士等条件。清政府拒绝了这些要求。英、法等国决定以武力达到目的。1856 年 10 月 23 日英国以“亚罗”号事件为借口,出动 3 艘军舰攻打广州,连陷猎德、凤凰山、海珠炮台。27 日英军轰击广州城,29 日攻破外城,并一度冲进内城,轰击、焚烧民房,劫掠总督署。由于广州军民奋力抵抗,英军兵力不足,于次年 1 月 27 日撤出广州,在珠江口要塞设防固守。英国首相巴麦尊极力主战,授命前加拿大总督额尔金为全权大臣组织侵华远征军,并怂恿法国出兵参战。法国遂以“马神甫事件”为由派出全权大臣葛罗统率的侵略军队。10 月两军会集香港。11 月英、法联军封锁了广州。12 月中旬英、法照会两广总督叶名琛,进行要挟。28 日英、法联军全数登陆,攻广州。因叶疏于防守,次日广州失守。叶名琛被俘,后死于印度加尔各答。广东巡抚柏贵、广州将军穆克德讷投降,在英、法监督下照旧供职,成为中国近代史上外国人建立的第一个傀儡政权。1858 年初英、法联军继续北上,4 月到大沽口外。英、法与随行的美、俄两国公使分别照会清政府要求谈判,又借口清政府委派的直隶总督谭廷襄无“便宜行事”之权,拒绝谈判。5 月 20 日英、法联军突袭大沽炮台,陷之,溯白河而上,直逼天津,并扬言攻打北京。清政府派大学士桂良、吏部尚书花沙纳赴津议和。俄、美代表以“调停人”斡旋,从中渔利,诱使清政府于 6 月 13 日、18 日, 分别签订了中俄、中美《天津条约》。26、27 日,英,法代表分别强迫清政府订立了中英、中法《天津条约》,不仅实现了提出“修约”时的全部要求, 而且还勒索大宗赔款。11 月英、法、美三国在上海分别与清政府签订了《通商章程善后条约》。是年 5 月沙俄抢先与清政府签订中俄《瑷珲条约》,强行割去中国大片领土。1859 年 6 月英国公使普鲁斯、法国公使布尔布隆各率舰队至大沽口,拟入京换约。清政府以大沽设防,指定换约代表由北塘登陆。英、法公使恃武力,坚持从大沽口溯河进北京,并要求限期撤除白河防御。25 日英国舰队司令何伯率 10 余艘军舰攻击大沽炮台。炮台守军在直隶提督

史荣椿指挥下奋勇应战,开炮反击。经过一昼夜战斗,击沉击毁敌舰 10 余艘,

毙伤英军近 500 名,何伯负重伤。史荣椿战死。英、法军舰被迫撤走。美国

公使华若翰在英、法军退走后按清政府指定路线入京,于 8 月在北塘与恒福

互换了中美《天津条约》。中俄《天津条约》则在 4 月先已互换。大沽事件

后英国政府叫嚣对中国“实行大规模的报复”,于 1860 年初与法国组成 2.5 万人的侵华联军,出动舰船 200 余艘,分别由额尔金、葛罗率领来华。4 月联军占领舟山,5 月攻占大连,6 月占烟台,7 月底到达大沽口外。清军统帅僧格林沁以重兵守大沽,未在北塘设防,企图诱敌深入,用骑兵歼之。8 月 1 日英、法联军在北塘顺利登陆,12 日进攻新河、军粮城。清蒙古骑兵与敌英勇搏杀,伤亡重大,节节败退,连失要塞。大沽炮台腹背受敌,守兵仍顽强

抵抗,终因孤军无援而失守,直隶提督乐善等阵亡。24 日天津失陷。清军退至张家湾,通州一带。9 月 9 日联军 6000 余人向北京进犯。清政府令僧格林沁率部防堵,派怡亲王载垣、兵部尚书穆荫为钦差大臣在通州与英、法议和。载垣等全部接受了侵略者的要求,但拒绝外国公使向皇帝亲递国书。双方争执不下,谈判破裂。18 日联军进攻张家湾清军阵地。清方则拘捕巴夏礼等 39

位英、法议和代表。清军先败于张家湾,又于 21 日和敌人激战于八里桥。因主帅僧格林沁等撤队反奔,动摇全军,八里桥失守。22 日咸丰帝带后妃近臣出奔热河,留其弟恭亲王奕与联军议和。10 月初联军进占圆明园,大肆抢掠,13 日进入安定门,控制了北京。奕在俄使伊格那提也夫的“斡旋”下与英、法代表和谈。和谈期间,英法联军于 18、19 两日放火焚烧闻名于世界的著名皇家园林圆明园,以向清政府施加压力和掩盖抢掠罪行。在侵略者的威逼下,奕被迫于 24、25 两日分别与额尔金、葛罗签订了中英、中法《北京条约》,《天津条约》批准书同时交换。11 月初,奕与英法代表换约, 英法联军撤出北京。沙俄公使伊格那提也夫乘英法联军攻占北京之机,借口“斡旋有功”,对清政府进行讹诈,于 11 月 14 日迫使奕在中俄《北京条

约》上签字。该约共 15 款,主要内容有确认中俄《瑷珲条约》,割乌苏里江以东的中国领土给俄国,确定中俄西部未定边界的划分原则,允许俄国在库仑、张家口、喀什噶尔等地免税贸易,设立领事并享有领事裁判权。第二次鸦片战争使中国蒙受巨大损害。英国割占九龙司,沙俄掠去东北 100 万平方公里的领土,严重破坏了中国领土完整。公使驻京加强了列强对清政府的影响。增开口岸、内地通商使外国势力扩大到中国内地和北方。这些都使外国侵略者取得比第一次鸦片战争更多的利益,进一步加深了中国半殖民地化的危机。西方列强通过这场战争达到目的之后,便对清政府采取扶植态度,帮助它镇压太平天国,形成了中外反动势力携手合作的新局面。

{ewc MVIMAGE,MVIMAGE, !99900320_0191-1.bmp}

(史革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