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ia) 中国古史上存在于约公元前 21 世纪至公元前 17 世纪的朝代。按照《史记·夏本纪》的记载,夏王朝共传十三世、十六王。古本《竹书纪年》说夏王朝共历 471 年,可能近于实际。

禹的儿子启是一位有卓越才能的人物,他对创建夏王朝立下了功勋。原先被禹选为继承人的益是东夷族首领,曾被舜任用,去管理草木鸟兽。虽然禹在位时益被“任之政”,禹死时又“以天下授益”(《史记·夏本纪》), 但最后却由启继承了权位,于是益便率众向启进攻。启和益之间可能进行了复杂而尖锐的斗争。这场斗争最后是以启的胜利告终的,即古本《竹书纪年》所谓“益干启位,启杀之”。启在位时的夏朝生机勃勃,充满朝气。

继承启王位的是太康,当时夷夏之间为争夺部落方国联盟领导权的矛盾很尖锐。东夷族以善射著称的羿率众从东方的鉏迁到夏的腹地——穷石(今河南洛阳市南),“因夏民以代夏政”(《左传》襄公四年),夺取了太康的权力。太康和其弟仲康出居于斟寻氏,不久死去。仲康子相投奔到斟灌氏。后来,羿被部下寒浞杀死。寒浞派其子浇讨伐斟寻氏和斟灌氏,杀夏后相。这时,相的妻子慌乱中从墙洞逃出,归其母家有仍氏,生下少康。少康长大后,召集夏遗民并联合各方势力,最后打败寒浞,恢复了夏王朝的统治。从太康失国到少康中兴,经历了三代人的尖锐复杂斗争,夏王朝才得以巩固。

少康以后,夏王朝进入了平稳发展的阶段。据古本《竹书纪年》记载, 少康子杼(zhu)讨伐东夷,直到东海之滨的三寿国,获取作为祥瑞之物的九尾狐。杼将夏都从原(今河南济源)迁到老丘(今河南开封县北),以便于对东夷控制。杼被认为是能继承禹的事业的一代名王,“杼能帅禹者也,故夏后氏报焉”(《国语·鲁语》)。杼子槐即位以后,居住于今淮河和泗水流域的于夷、黄夷、风夷等 9 个东夷部落都纳贡祝贺。许多东夷部落已经接受了夏的封号,承认夏的统治。夏的东方由于夷夏关系的改善和发展已经巩固,从而便向西用兵。

孔甲继位后,夏王朝走上了衰败的道路,而夏王朝的日暮途穷则是在最后一位夏王——桀的统治时期。夏桀讨伐喜姓之国有施、姚姓之国有缗,灭掉己姓的苏、顾、温、董等国,并将商的首领——汤囚禁于夏台。后来,汤获释,“诸侯皆归汤”(《史记·夏本纪》)。夏桀丧失了诸方国部落的支持,这是夏王朝灭亡的根本原因。而且,桀又十分暴虐和昏庸。西周初年的周公认为夏桀的败灭是由于,第一,用人失当;第二,贪图安逸,鱼肉百姓; 第三,社会风气败坏。总之,桀的时候夏王朝已陷于内外交困的境地,连其太史令终古也都“出奔如商”(《吕氏春秋·先识》)。商汤先率众翦灭韦、顾、昆吾等夏的羽翼,然后与桀在有娀之墟和鸣条会战。夏桀大败,退于三

  • 。汤乘胜追击,遂伐三◻。《史记·律书》正义引《淮南子》说:“汤伐桀,放之历山,与末喜同舟浮江,奔南巢之山而死。”南巢之山在今湖北巢县,桀被放逐并死于此。夏是我国古史上第一个重要的王朝,它对于后世的历史发展有很大影响。

(晁福林)

{ewc MVIMAGE,MVIMAGE, !99900320_0027-1.bm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