护法运动

(Hufa yundong) 1917 年至 1918 年,由孙中山领导的为维护《临时约法》,反对以段祺瑞为首的北洋军阀独裁统治的革命运动。1917 年,张勋夏辟失败后,冯国璋继任代理总统,段祺瑞以“再造民国”的功臣自居,再次担任国务总理,独揽了北京政府的实权。段祺瑞认为,1912 年颁布的《中华民国临时约法》是他实行独裁统治的障碍,拒绝恢复《临时约法》和原来的国会。他勾结研究系首领梁启超,准备另行召集由各省军阀指派的代表组成“临时参议院”,重定国会的组织法和选举法,再来召集新国会,以废除

《临时约法》和旧国会。《临时约法》和国会是民国的象征,孙中山认为段祺瑞废除《临时约法》和旧国会是对民国的背叛,故而举起“护法”的旗帜, 向全国人民发出号召,为拥护《临时约法》,恢复国会而斗争。7 月 17 日孙中山偕同廖仲恺等由上海乘军舰抵广州,当晚在欢迎会上发表演说,指斥段祺瑞之流“执共和国政之人,以假共和之面孔,行真专制之手段也”,“今日变乱,非帝政与民政之争,非新旧潮流之争,非南北意见之争,实真共和与假共和之争”。他宣布“政府犯法,国民有护法之义务”。并号召海军全体舰队和国会议员来粤,召开国会,组织政府。21 日,海军总长程璧光和第一舰队司令林葆怿由吴淞赴粤,联名通电,宣布自主,提出拥护约法、恢复国会、惩办祸首三项主张。7 月下旬,国会议员 130 多人相继抵粤。西南军阀唐继尧、陆荣廷等,对段祺瑞的专制统一感到威胁,便企图利用孙中山的威望反对段祺瑞。8 月 25 日,孙中山在广州召开非常国会(因到粤议员不足法定人数),讨论组织军政府事宜。31 日,通过《中华民国军政府组织大纲》十三条,其中第一条明确提出,军政府唯一职责是“勘定叛乱,恢复临时约法”(《军政府公报》,第 1 号,广州 1917 年印本)。大纲规定军政府设大元帅一人,元帅二人,并确定各部组织。9 月 1 日,选举孙中山为大元帅, 成立护法军政府。次日,又选出滇、桂两系军阀头子唐继尧、陆荣廷为元帅。10 日,选举各部总长,由孙中山批准任命,他们是:外交总长伍廷芳、财政总长唐绍仪、内务总长孙洪伊、陆军总长张开儒、海军总长程璧光、交通总长胡汉民。护法军政府成立后,孙中山宣布段祺瑞为民国叛逆,出兵北伐。护法军与段祺瑞“政府军”在湖南、四川交战,护法战争开始。两广和云贵成了护法运动的中心。湖南、四川、湖北、河南、陕西、浙江、山东、安徽、福建等省的护法势力,也相继兴起。在短短的三四个月内,护法烽火遍及十余省区。孙中山为护法战争制定的战略部署为:由唐继尧、陆荣廷统率滇、黔、桂、川四省的兵力,攻占四川后即顺江东下;由湖南的程潜、刘建藩和湖北的黎天才部夺取湘、鄂后即挥师北指;由陈炯明、李烈钧等统率粤军攻闽取赣、西上武汉;由四川的黄复生和熊克武部北出祁山,东进荆襄。然后各路大军会师武汉,再大举北伐。北京政府内部对护法运动的态度不一。段祺瑞坚持以武力征服各省。冯国璋则企图利用西南军阀压制段祺瑞的势力, 主张维持西南军阀现有地位。冯国璋与西南军阀暗地勾搭,提出南北议和。由此,护法军政府在如何对待北京政府的问题上,也发生尖锐矛盾。孙中山坚持反对北京政府,西南军阀则主张只反对段祺瑞,不反对北京政府。西南军阀和直系军阀勾结后,就不再支持北伐,反而排挤孙中山,破坏护法运动。1918 年 1 月,两广和云贵等省军阀,在广州成立“西南自主各省护法联合会”, 同护法军政府相对抗。2 月,追随孙中山的护法军政府海军总长程璧光被暗

杀,孙中山的卫队也被反动派捕杀。5 月,非常国会在反动政客和国民党右派议员的操纵下,改组护法军政府,改大元帅制为七总裁制。选出的七总裁为:孙中山、唐绍仪、伍廷芳、唐继尧、陆荣廷、林葆怿、岑春煊,把孙中山的地位降至七总裁之一。改组后的军政府完全被西南军阀所把持,护法运动宣告失败。孙中山被迫离开广州去上海。行前特发表宣言,痛切指出:南北军阀实“如一丘之貉”。护法运动的失败,说明资产阶级领导的旧民主革命,已完全陷于绝境。因此,标志着旧民主主义革命的终结。护法运动失败的主要原因,一是孙中山只限于恢复《临时约法》,而《临时约法》当时已是空文,国会也徒有其名,因此缺乏号召力,难以得到全国广大人民的支持; 二是没有自己可靠的武装力量,所依靠的力量主要是西南军阀。而西南军阀与北洋军阀本质一样,他们参加护法运动,只是借“护法”之名,保持和扩大本集团的势力,因此,在一定条件下可以放弃“护法”,同北洋军阀妥协。

(梁义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