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尔尼雪夫斯基

(1828—1889)俄国革命民主主义者,思想家,作家。生于牧师家庭。1846—1850 年就读于彼得堡大学文史系,广泛涉猎,研究空想社会主义理论和黑格尔、费尔巴哈的哲学著作,对赫尔岑、别林斯基、果戈理的作品也有浓厚兴趣。在改革农奴制的社会争论的影响下和欧洲 1848 年革命的震动下, 逐步形成唯物主义、空想社会主义和革命民主主义世界观。毕业后回家乡任中学教员。1853 年迁居彼得堡后从事创作活动和革命活动。1855 年发表学位论文《艺术与现实的美学关系》,向唯心主义美学观点和“为艺术而艺术” 的论点提出挑战,在美学史上首次提出“美是生活”的命题,强调艺术的社会作用。同年起任《现代人》杂志文学批评栏的编辑工作。1857 年转为专门负责杂志的哲学、经济和社会政治问题栏,集中精力研究俄国经济政治问题, 对自上而下的改革进行无情揭露,提出无条件废除农奴制的要求。改革前夕撰写著名革命传单《领地农民同情者致领地农民书》,号召农民待时机成熟时举行起义。1862 年发表《没有收信人的信》,把俄国比作一件破烂不堪的旧衣服,认为应该停止补缀、重换新衣。为了论述自己的政治观点,深入进行经济和哲学理论的研究,于 1860 年发表坚持唯物主义观点、批判宗教神秘主义的《哲学中的人本主义原理》,被政府视为“动摇君主政权的基本原则” 之作。他承认资本主义的相对进步性,但也揭露和谴责资本主义的剥削,批判资本主义生产的无政府状态和经济危机,主张俄国可以通过农民村社绕过资本主义而过渡到社会主义,奠定了民粹派的理论基础。1862 年遭沙皇政府逮捕,监禁 2 年,后流放西伯利亚服苦役 7 年(又改为终身流放)。身陷缧绁仍坚持革命信仰,写出塑造一群反对农奴制的民主主义者新人形象的长篇小说《怎么办?》以及政治小说《序幕》。晚年获准离开流放地,移居阿斯特拉罕,从事翻译工作。1889 年获准返回家乡,4 个月后病逝。

(高晓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