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事变

(Xi’an shibian)又称“双十二事变”。国民党抗日爱国将领张学良、杨虎城扣留蒋介石,迫使他停止内战,联共抗日的重大事件。

九一八事变后,以张学良为首的东北军广大官兵因东北沦陷亲身感受到国破家亡的痛苦,怀有抗日的要求;以杨虎城为首的西北军(第十七路军) 系陕西地方势力,一向与蓄意消灭异己的蒋介石有深刻的矛盾。1935 年秋, 两军奉命在陕甘进攻红军,屡遭失败,伤亡很大,而蒋介石却不予补充。两军上下对蒋借内战消灭异己的作法十分不满,感到和红军作战没有前途,要求抗日的情绪日渐高涨。

与此同时,中国共产党对张学良、杨虎城及其部队采取争取其抗日的政策,并取得显著效果。1936 年上半年,红军与东北军、第十七路军之间实际上完全停止了敌对状态,在此基础上实现了抗日。

但是,蒋介石一意孤行,坚持“剿共”政策。1936 年 10 月蒋飞至西安, 压迫张、杨继续“剿共”。同时加紧部署“剿共”行动,调集重兵,准备向陕甘进发。12 月 4 日,蒋再度到西安督战,逼迫张、杨服从“剿共”命令, 进攻红军,否则要将东北军和第十七路军分别调至福建和安徽,再借机搞掉。12 月 7 日,张学良哭谏蒋介石,要蒋停止内战,但遭蒋严词拒绝。随后,蒋介石又加紧镇压西安学生的抗日救国运动。张、杨出于爱国热情和对蒋介石倒行逆施的激愤,决定实行“兵谏”,迫蒋抗日。

1936 年 12 月 12 日清晨,张、杨下令在蒋的行辕临潼华清池扣留了蒋介石,同时在西安城内逮捕了蒋的军政要员陈诚等十余人。随即通电全国,提出改组南京政府,停止一切内战等八项抗日救国主张,爆发了震惊中外的西安事变。

{ewc MVIMAGE,MVIMAGE, !99900320_0287-1.bmp}

事变发生后,引起了国内外各种势力的强烈反响。在国民党统治集团内部,亲日派竭力策动“讨伐”,轰炸西安,企图取蒋而代之;亲英美派则主张用和平方式营救蒋介石,反对马上“讨伐”。国民党内部的分歧,实际上反映了日本帝国主义和英美帝国主义之间的矛盾。中共中央冷静地分析了国内错综复杂的政治形势,确定了和平解决西安事变的方针,并应张、杨之邀, 派周恩来、秦邦宪、叶剑英等组成中共和红军代表团到西安参加谈判。代表团在西安做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12 月 24 日,蒋介石被迫接受停止内战、联共抗日等条件。25 日,张学良送蒋返南京,西安事变和平解决。

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是中国共产党统一战线政策和全国人民抗日救亡运动的胜利,成为由国内战争走向抗日战争的转折点。从此内战基本结束, 为国共两党再次合作,团结抗日,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奠定了必要的基础。

(朱汉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