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十年战争

(Sanshinian zhanzheng)在欧洲中古到近代交替阶段发生的第一次全欧性战争,从 1618 年到 1648 年绵延 30 年,故名。战争导源于德意志帝国内的宗教和政治纠纷。德国宗教改革运动后,新教诸侯和天主教诸侯争夺教会地产和势力范围,1608 年和 1609 年分别建立了新教联盟和天主教联盟。欧洲其他国家为争夺地区和全欧霸权而觊觎分裂的德意志,积极介入德意志的争端。法、荷、英、丹、瑞等支持新教联盟,西班牙和罗马教皇则支持天主教联盟和神圣罗马帝国皇帝。1618 年 5 月 23 日,在布拉格召开的波希米亚

(今捷克)等级会议上,新教贵族代表抗议宗教迫害,将几个皇家官吏掷出窗口,是为“布拉格窗口事件”,开始了反对帝国皇帝的波希米亚战争。战争历时 5 年,得到新教联盟支持的波希米亚起义军终不敌天主教联盟军队而失败。波希米亚丧失原有的自治权利。1625 年,在英、荷、法的支持下,丹麦侵入德意志,得到新教诸侯的军事策应,开始了丹麦战争时期。1629 年, 因战争失败,丹麦被迫签订吕贝克和约。同年,神圣罗马帝国皇帝颁布“归还教产敕令”,要求新教诸侯将侵占的教会地产归还天主教会。1630 年,瑞典以反对敕令为名,发动瑞典战争。瑞军得到勃兰登堡和萨克森的配合,节节取胜,但在 1634 年诺德林根会战中失利。1635 年,新教诸侯相继与帝国皇帝议和。为扭转劣势,法国放弃表面的中立,与瑞典结成军事同盟,公开参战。由此开始了持续十几年的法瑞同盟战争时期。在意大利和尼德兰战场上,法军重创西班牙军队,在德意志战场上,法瑞联军完全控制了局势。自1643 年起,交战双方便开始和谈,但军事行动没有停止,影响了各方的要求。

直到 1648 年 10 月 24 日,才签订《威斯特伐利亚和约》。根据条约,法国获得阿尔萨斯地区、麦茨、土尔、凡尔登等;瑞典获得西波美拉尼亚,并控制了德意志北端的波罗的海沿岸地区;荷兰、瑞士的独立得到承认;德意志各邦获得内政和外交的自主权,德意志的政治分裂进一步加深。威斯特伐利亚和会和和约创立了以国际会议解决国际争端的先例,并在实践上肯定了民族国家主权至上的原则。

(刘北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