匈奴

(Xiongnu) 中国古代民族。诞生和兴起于黄河河套和阴山(今内蒙古狼山、大青山)一带,长期过着“逐水草迁徙”的游牧生活(《史记·匈奴列传》)。在原始氏族公社制度解体的过程中,匈奴族出现了奴隶主贵族集团,经常向四邻发动战争,掠夺财物和人口,并逐渐建立起奴隶制国家。国家的最高统治者称单于,单于之下有左、右贤王、左右谷蠡王(谷蠡音鹿黎)等。战国时期,匈奴经常骚扰燕、赵、秦,燕、赵、秦皆在北部修建长城。秦统一六国后,秦始皇派蒙恬率兵 30 万北击匈奴,夺取河套地区,又大规模修筑长城,把原来的长城连结起来。汉高祖六年(前 201),匈奴单于冒顿(音墨毒)一再扰边,曾围困汉高祖刘邦于平城白登(今山西大同东南) 七日七夜。西汉前期,汉朝采取和亲政策,嫁宗室女为单于阏氏(音烟支, 即妻、妾),每年送匈奴大量财物。汉武帝为解除匈奴威胁,发动对匈奴的反击,从元朔元年(前 128)至元狩四年(前 119)大战三次,将匈奴逐至内蒙古大沙漠以北,又切断匈奴与氐、羌的联系,打开西域通道。匈奴败后, 原役属于匈奴的丁零、乌桓也起来反抗,使匈奴力量进一步削弱。此时,匈奴统治集团内部又发生争夺单于位的斗争,出现五单于混战的局面。后郅支单于(郅音至)战胜呼韩邪单于(邪音耶),呼韩邪遂南徙归附于汉朝。汉宣帝册封呼韩邪,并赐“匈奴单于”金玺。汉元帝以宫女王嫱(字昭君)嫁与呼韩邪,进一步加强汉、匈友好关系,这种关系维持了 60 余年。东汉初年, 匈奴势力又有所发展,经常寇扰边境。不久,因连年灾荒与内讧,匈奴分裂为南北二部。南匈奴单于袭用其祖父呼韩邪的称号,请求内附,于建武二十六年(50)入居北边各郡,助汉守边,而东汉每年供给之费达 10090 万钱。南匈奴逐步转向定居和农耕生活,逐渐向东、向南迁徙。北匈奴北徙,控制西域,但亦时时南下侵扰,但后来受到丁零、鲜卑、南匈奴和西域诸国的夹击,势力削弱。东汉又接连对北匈奴发动进攻,和帝永元元年(89),窦宪等率师出击,北匈奴降者 20 余万人,汉军出塞 3 千余里,直追至燕然山。永元二年、三年,汉军又相继出击,北匈奴战败后遂向西远徙欧洲。东汉末年, 南匈奴被卷入北方混战,曹操统一北方后,征召匈奴豪右为官,加以控制。建安二十一年(216),匈奴呼厨泉单于入邺都为质,曹操分匈奴为五部,置五部帅,而派汉官任五部司马,加以监督。至西晋初,司马氏又把匈奴部帅改为都尉,进一步加强对匈奴的控制。西晋末年,匈奴左部都尉刘渊(左部帅刘豹之子)乘机起事,建立匈奴政权,国号汉,其子刘聪改称赵,史称前赵。此外,建立北凉的沮渠氏与建立夏的赫连氏,也是匈奴族人。

(陈琳国)